实验一活性氧化铝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活性氧化铝的性质及用途2.理解活性氧化铝的制备原理以及掌握其制备方法二、产品特性与用途氧化铝,俗称矾土。化学式Al2O3。白色粉末,密度3.9-4.0g/cm3,熔点2050℃,沸点2980℃。不溶于水,能缓慢溶于浓硫酸。可用于炼制金属铝,也是制坩埚、瓷器、耐火材料和人造宝石的原料。用作吸附剂、催化剂以及催化剂载体的氧化铝称为“活性氧化铝”,具有多孔性、高分散度和大的比表面积等特性,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以及制药等领域。三、实验原理活性氧化铝一般由氢氧化铝加热脱水制得。氢氧化铝也称为水合氧化铝,其化学组成为Al2O3?nH2O,通常按所含结晶水数目不同,可分为三水氧化铝和一水氧化铝。氢氧化铝加热脱水后,可以得到γ-Al2O3,即通常所讲的活性氧化铝。由于所使用的原料不同,氢氧化铝有多种制备方法。本实验采用AlCl3和NH4OH为原料,发生沉淀反应生成γ-AlOOH为主的氧化铝水合物,再经过滤、干燥、焙烧,得活性氧化铝,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lCl3+3NH4OH→AlOOH↓+3NH4Cl+H2O2AlOOH→Al2O3+H2O(焙烧)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反应过程中,不同的加料速度、温度及pH值,会产生不同性质的产物。所以要获得γ-Al2O3,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四、主要仪器与试剂马弗炉、电热恒温干燥箱、水浴锅、电动搅拌器、布氏漏斗、水泵。三氯化铝,氨水,碳酸氢铵五、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1.γ-AlOOH的制备将四口烧瓶固定在水浴锅中,并安装好电动搅拌器。用两个分液漏斗作为加料器,分别固定在铁架台上。在烧瓶的两个边口上,塞上带有玻璃短管的橡皮塞,再用乳胶管将两个分液漏斗的出口分别与烧瓶的这两个边口相连。在烧瓶的另一边口插上温度计。称取6.5gAlCl3放至烧杯中,用150mL蒸馏水溶解,倒入烧杯中,作为稳定pH值的缓冲溶液。接通电源加热到85℃,开动搅拌器,缓慢滴加氨水及AlCl3溶液,两者滴加速度均控制约3mL/min,约50min滴加完毕。在滴加过程中,每隔5min用精密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使溶液的pH值保持在8.5-9.2的范围内。在此过程中,观察到有沉淀生成。加料结束后,继续在85℃保温搅拌10min。2.γ-Al2O3的制备从水浴锅中取出烧瓶,将悬浮液用布氏漏斗趁热过滤。将滤饼转移至烧杯中,加入80℃蒸馏水200mL,不断用玻璃棒慢速搅拌,在80℃下老化1h。老化结束后,用布氏漏斗抽滤,并用80℃蒸馏水洗涤滤饼几次。将滤饼放入干燥箱内,在105℃下干燥5h,干燥出非结合水分。取出干燥后的滤饼,用研钵粉碎成能通过100目筛的粉末,放入马弗炉中,在500-550℃焙烧4h,氧化铝水合物即转化成γ-Al2O3。取出,冷却,称重。六、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活性氧化铝的收率可按下式计算:收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理论产量(g)可按下式计算:理论产量=212MmM式中M1——氧化铝的摩尔质量,g/mol,可取102.0;ω——三氯化铝的有效含量,分析纯可取0.990-0.995;M2——三氯化铝的摩尔质量,g/mol,可取133.5;m——原料三氯化铝的质量,g思考题1.活性氧化铝有哪些特性?有何用途?2.本试验制备活性氧化铝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制备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实验二浸渍法制备贵金属催化剂一、实验目的1.学习贵金属/炭载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2.了解载体催化剂的制备原理3.了解邻氯硝基苯的碱性还原机理二、实验原理加氢还原硝基化合物的主要催化剂有镍(骨架或载体镍)、复合氧化物、贵金属系。镍、复合物催化剂常用于完全还原硝基为氨基,贵金属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还原选择性,可完全还原,也可部分还原。本实验通过浸渍法,使贵金属溶液吸附于高比表面的活性炭表面,再将贵金属盐经甲醛还原为金属微晶,从而负载于活性炭上。将贵金属活性组分载体化,即可节省催化剂有效使用量,又可提高催化活性。本催化剂可用于部分还原邻氯校纪苯,在碱性介质中制备2,2′-二氯氢化偶氮苯,进而酸性重排为3,3′-二氯联苯胺,后者为极重要的有机颜料中间体。现在已有很多国内外厂家改用催化加氢法生产3,3′-二氯联苯胺,环境污染少,产品质量高,生产能力达,生产量增加很快。由于游离的3,3′-二氯联苯胺易氧化、水溶性不好,因此均制备为盐酸盐或硫酸盐使用,本实验将其转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