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测量放样?放出半幅基层的边线:培路肩,每10m开挖临时排水沟槽:打基准杆,每10m不少于1根;?架设基准钢丝,按大于800N的拉力将钢丝拉紧,并调整好正确高程及平面位置拌和有序堆放,挂牌标识;严格按配合比拌和;正式拌制前应进行试拌;每次拌制应根据材料含水量及时调整水量;拌制后应尽快送至现场。运输?混合料的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至现场。装车时要清扫车辆摊铺?摊铺机就位后,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松铺系数调整好松铺厚度,调整好二台摊铺机的横坡,使其横坡一致。二台摊铺机成阶梯形,前后相差10~20m。供料能力、运输能力与摊铺速度相匹配,保持每台摊铺机前有3台以上的运料车在等待卸料。碾压?碾压程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由试验段提供,一般按下列规程进行施工。摊铺50m左右时即可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碾压程序为:先轻后重,由边向中,由低至高,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养生?碾压完毕立即进行养生,养生采用洒水并覆盖塑料薄膜养生,养生期内视实际情况进行补洒水,以确保养生质量,洒水车吨位不应大于12t。养生期一般为7天,在此期间封闭交通,以后若必须通车时应限速。严禁履带车通行。注意事项1、投料机的投料要准确,且要在投料运输带上定期取样,检查各料仓的投料数量。?2、拌和要均匀,不得出现粗细料的离析现象。?3、严格控制原材料的含水量,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原材料的含水量,确保拌出混合料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0.5~1个百分点。?4、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及时摊铺碾压,一般在水泥终凝前碾压结束。?5、严禁用薄层贴补方法进行找平,如局布低洼可采用翻松、添加新鲜混合料重新碾压。?6、碾压完毕即进入养生阶段,?在此阶段内要求基层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况。?7、避免纵向工作缝,减少横向工作缝。工作接缝应采用与路面垂直的平接缝,严禁采用斜接缝。?8、施工中注意上、下两层之间应连续施工。2.5沥青混凝土面层1施工准备?①选购经调查试验合格的材料进行备料,矿料应分类堆放,矿粉必须是石灰岩磨细而成不得受潮,必要时做好矿料堆放场地的硬化处理和场地四周排水及搭设矿粉库房或储存罐。?②做好配合比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符合性检验。③在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恢复中线(底面层施工时)在边线外侧0.3?0.5m处每隔5?10m钉边桩进行水平测量,拉好基准线,画好边线。④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底面层施工前两天在基层上洒透层油。在中底面层上喷洒粘层油。⑤试验段开工前28d安装好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的试验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各层开工前14d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备齐全部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段铺筑,以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机械配备、人员组织、压实遍数,并检查压实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各项技术指标等。沥青混合料的拌制?①各种集料分类堆放,每个料源均进行试验,按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料。②设置间歇式具有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装置的沥青混凝土拌和站。③拌和站设试验室,对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沥青混合料及时进行检测。④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与石油沥青的标号有关。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即145?170℃集料的加热温度视拌和机类型决定,间歇式拌和机集料的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集料的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混合料的出料温度控制在135?170℃。当混合料出料温度过高即废弃。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35?150℃。⑤出厂的混合料须均匀一致,无白花料,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块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废弃。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①混合料的运输根据拌和站的产量、运距合理安排运输车辆。??②运输车的车厢内保持干净,涂防粘薄膜剂。运输车配备覆盖棚布以防雨和热量损失。③已离析、硬化在运输车箱内的混合料,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的混合料予以废弃。沥青混合料的摊铺?①混合料的摊铺根据路面宽度选用1?2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可加热的振动褽平板,并选用运行良好的高密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②下、中面层采用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