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游春一、课内阅读。(18分)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习习的春风像,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茂密的森林是她,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1.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2.用“∥”把这段文字分为两层,第一层描绘了,第二层的中心句为!(4分)3.仿照“⋯⋯是她⋯⋯”的句式,对段末的省略号展开想象。(写两句)(4分)4.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根据课文内容连线。(12分)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孔子眼里,水是:奔流不息善施教化有德行流必向下从无惧色有情义穿岩凿壁和顺温柔有志向荡涤污垢哺育生灵真君子阅读延伸练三、课外阅读。(20分)鲜花又是一年花开时,学校新来的女教师接到一个任务:放学后照看一下校园西南角的花坛。校长说:“孩子们放学后会来偷的。”“偷?”二十一岁的教师想象不出校长怎么会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用上这个词。放学后,女教师来到花坛边,望着姹紫嫣红的鲜花,她深吸了一口气,陶醉在一片清香中。忽然,她发现一个小男孩躲在墙角探头探脑地朝这边看。“你过来!”女教师招招手,小男孩过来了,是一个二年级的同学。“你怎么不回家?有什么事吗?”女教师问。“我⋯⋯我想⋯⋯我想要枝花。”小男孩支支吾吾地说。“你想要哪一枝?”女教师微笑着,拉着小男孩的手,来到花坛。小男孩看了一会儿,指着一枝很艳的玫瑰,说:“这一枝,行吗?”“好,这枝花就属于你了!”女教师真诚地说,“但是你准备怎么办?如果你把花留在这里,它还能开几天,别的小朋友也可以来看;如果我现在帮你摘下它,你就只能玩一会儿了。你打算怎么办?”小男孩想了想说:“我把它留在这里,明天我再来看它,老师你要帮我看好啊!”女教师微笑着点点头。第二天傍晚,有二十多个孩子找女教师,等着要一枝属于自己的花。他们同那个小男孩一样,都同意把自己的花留在花坛里。鲜花盛开最美的那一个月,女教师把学校花坛中所有的鲜花都送给了可爱的孩子们,却没有发生往年经常被偷走的事情。相反,一群孩子放学后总会积极地帮她照看花,一直到深秋,鲜花和绿叶全部枯萎,孩子们还在盼望着自己的花明年再开放。1.往年的孩子们为什么老爱摘走学校花坛里的花?(4分)2.小男孩刚开始要花的时候为什么支支吾吾?(4分)-2-3.新来的女教师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不但让孩子们不摘花,反而帮老师照看花?(4分)4.你认为把孩子们摘花的行为说成是“偷”合适吗?为什么?(4分)5.你觉得文中的老师是个怎么样的老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4分)答案一、2.第一句话为第一层;第二、三句话为第二层。泅水河畔的美丽春景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3.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声,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衣裙。(清澈的溪流是她腰间的绸带)4.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二、奔流不息善施教化有德行流必向下从无惧色有情义穿岩凿壁和顺温柔有志向荡涤污垢哺育生灵真君子三、1.他们觉得那些花很美丽,所以都想拥有一枝属于自己的花。2.他看老师在,估计老师一定不会让他摘花的。3.老师告诉孩子们,你喜欢的花如果能留在这里,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为了让自己的花开得更艳丽,所以孩子们反而都来帮老师照看花。4.不合适。因为孩子们摘花是因为非常喜欢花坛里的花,而不是那种道德败坏的偷盗行为。5.老师和蔼可亲,对学生宽容大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