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1—10讲)冯恩洪前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要花10年的时间实现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基本建成学习型的社会;第二个转变是努力实现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第三个转变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化。从本质上说,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走出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深刻的变革。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的关键是研究学生,使我们的老师由心中有书走进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境界。要实现教育支持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需要我们告别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办学校、搞教育,实际上需要从四个方面努力。第一,教育环境;第二,课程、课堂;第三,教师队伍;第四,学校文化。环境是教育的基础,课程是管理的重点,队伍是发展的关键,文化是教育的保障。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起,即撬起教育质量、谈课堂改革和课程建设。为此,在本书的主题3中,我谈的育人的第三课堂,指的就是建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在本书的主题6和主题7中,我将专门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本书的主题8中,我谈优化学校文化,即如何从文化建设上保证由人治走向法治,最后走向教育的最高境界——德治,从而实现由人治、法治到德治的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有个性有特长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我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年一直鼓励我前进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是“播种”: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命运。主题1(第一讲)探寻教育的真谛——重新认识教育的目的(上、下)让每个学生感动的教育就是让学生享受的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把自然的人打造成社会的人,这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森林动物学校以美好的愿望开始,以失败的结局告终,这个故事给我么带来了两个启示:第一个启示是“人皆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第二个启示是教育应该发现人的强势智慧,教育应该让人的强势智慧充分发展。现实生活中,其实,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教育不仅要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二、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三、教育要释放学生的潜能-2-一、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自然人有哪些特点呢?自然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差异性。每一个学生来到人世间时,上苍给他配备四种资源,第一种资源是政治资源,第二种资源是社会资源,第三种资源是文化资源,第四种资源是经济资源。这就告诉我们的教育在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研究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课堂里能够听得懂,他就告别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了。要使自然人实现社会化,我们的学生就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那么我们要发展学生的哪些能力呢?(一)发展学习能力(二)培养适应能力(三)锻炼实践能力(四)提升交际能力二、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应该关注差异。学生是有情感的,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怎么样才能实现和谐呢?我在这里提四个建议,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是接受教育,不是忍受教育,教育的感觉不是难受,教育的感觉是走进享受。(一)倾听才能和谐黑板报上面有一首打油诗,题目叫做“老师,您听我说”:老师,您听我说,作业不要太多太多,活泼的年轻人怎能系上过重的秤砣;老师,您听我说,实验让我自己做,从不试航的小船怎能渡过巨浪洪波;老师,您听我说,放开您的双手吧,到了秋天,您的果园里是一片硕果啊!我想这首诗歌是孩子们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喊。(二)合适才能和谐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标准是重要的,给有差异的学生提供他伸出手来够不到,但是他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