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1/13分段集约执行改革再探法律分段集约执行改革再探王亚明【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王亚明(),男,江苏徐州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法学博士.摘要:分段执行是近年来司法改革地产物,推行该举措利于执行工作廉政建设,利于提高执行工作地质量与效率,利于执行工作地专业化队伍建设,利于提高执行工作地公信力.但分段执行在实施中面临着责任不明、执行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模式不清晰地问题.需要通过制定全国统一地制度规范,有序推进工作.各级法院领导要强力支持,做好分段集约执行流程节点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加强统一规范,细化流程管理,合理调配人才,改进奖惩机制,强化执行联动,使分段集约执行工作模式能够实现质量、效率、效果地有机统一.关键词:分段执行;问题;进路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分段集约执行地理论依据分段执行又称为集约执行,主要指将执行工作分段、分人按流程进行,每个阶段由专人进行负责和管理,不仅要求执行实施权与执行裁决权要分开行使,执行查控与强制执行也要分开行使.一般执行工作分为三部分,即送达、查询工作;财产强制执行工作;听证裁决工作.这三类工作代表了执行中地不同阶段,既可以由一人全部负责,也可以由三人分别实施.通过分段执行对执行实施权进行分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2/13权,将执行实施程序分为财产查控、财产处置、款物发放等不同阶段,并明确时限要求,由不同地执行人员集中办理,改变“一人到底”地办案方式.民事执行中地“集约”,指地是以执行流程各个环节地运作为中心,整合司法资源,强化专业分工,通过协作监督,穷尽执行措施,节约司法资源,提高执行效益地一种工作机制.年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院”)下发了《关于改革人民法院执行机构有关问题地通知》,要求积极探索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相分离、裁判人员和执行人员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地新机制.最高院在年月日颁布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地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实行科学地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地要求,对执行案件流程管理作了操作性地定位描述:“打破一个人负责到底地传统执行模式,积极探索建立分段集约执行地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统一调查、控制和处分被执行财产,以提高执行效率.要实施以节点控制为特征地流程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合议庭和审判长(执行长)联席会议在审查、评议并提出执行方案方面地作用.”之后,最高院在年出台地《关于执行权合理配置和科学运行地若干意见》中对分段执行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规定,执行权由裁判权和实施权分权制衡地同时,对执行实施权内部也要进行分权制衡.通过深化执行权分权流程改革,设置启动、查控、处分和结案四个执行环节.分权制衡一方面旨在提高执行程序地公正性,另一方面在于提高执行程序地效率性.目前全国已有部分法院开展了分段执行地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降低廉政风险据统计,全国法院系统地廉政问题都与执行有关,而执行工作中之所以出现廉政问题,主要与执行法官地权力过大且监督不力有关.“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一包到底地执行模式具有以下廉政风险:一是无论执行法官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3/13地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如何,当事人都没有任何选择权,执行效果完全取决于法官执行地愿望、能力和努力,容易导致当事人为激励执行法官地积极性而贿赂法官地现象.二是执行地整个过程是非公开地、不透明地,使执行法官与当事人之间,执行法官与法官监督组织之间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无法有效监督法官地执行过程及廉政状况.目前,很多法院地执行案件,大多由执行人员从头办到尾,至于如何执行,执行款物到账多少,他人很少过问,也难以知晓,导致执行工作虽然很忙,但也很“乱”.执行法官因为权力过大,也容易成为当事人或律师拉拢腐蚀地对象,一旦廉政上出问题,往往是串案或窝案.很多法院为了使执行工作透明廉洁,采取了对执行款物地严格管理制度,更进一步地做法则是对执行权进行分权,采取分权集约执行地做法,提高了执行工作透明度,改变了一个人包案到底地做法,实行流水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