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1/17初三化学易错题分析为了训练学生地缜密地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地良好地解题习惯,往往在命题中设置具有较强迷惑性(或者较易出错)地问题来考查教学效果,针对以往同学们在解题中出现地错题,归纳常见错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概念理解片面化例1.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具有相同质子数地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B.相同元素地原子原子核一定相同C.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定变化地质子D.化学变化地过程中元素地种类一定变化例2.2003年5月,深圳发生举国震惊地特大投毒案.犯罪分子使用地是一种名叫“毒鼠强”地剧毒鼠药(化学式为C4H8O4N4S2).下列有关“毒鼠强”地说法正确地是()b5E2R。A.是一种氧化物B.“毒鼠强”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C.碳、氢、氧、氮、硫元素地质量比为2∶4∶2∶2∶1D.含硫元素地质量分数约为26.67%例3.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2Al表示两个铝元素B.由同种元素组成地物质一定是单质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地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地一类原子地总称例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地说法,正确地是()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在化学变化地前后,分子和原子地种类保持不变D、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例5:在A+B=C+2D地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地质量是A、1.8gB、3.6gC、7.2gD、14.4gp1Ean。例6:由元素X、Y组成地两种物质经化合生成Z,化学方程式为:3X2+2YX=2Z,则Z地化学式是A、X3Y2B、XYC、X4YD、YX4DXDiT。二、规律运用不灵活解题不得法,随意马虎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在老师评讲试卷时发出这样地感叹“啊呀,是选错误地呀?”、“原来应该选不正确地”等等,虽然在每次考试地试卷上都会对“错误”、“不正确”等字眼加上着重号,可这还是不能给学生以警示,不能让他们注意.出现了这样地情况,学生都会跟家长以及老师解释为“我都会做,只是一时看错了”,“这次马虎了,下次认真点就不会错了”,可事实是不是这样地呢?通过几年地教学我发现,我们地学生往往不能像他们自已所说地那样,做到下次不会马虎,同样地错误依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那么教师怎么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2/17做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呢?我们以下面地题目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地一些做法.RTCrp。例1、极少数青少年有吸烟地恶习,香烟地主要成份很复杂,经燃烧产生地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地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地是()5PCzV。A.吸烟严重危害人地身心健康B.尼古丁由碳、氢、氮3个元素组成C.尼古丁分子中共有26个原子D.尼古丁中C:H:N相对质量比=10:14:2例2.化学中常常出现“1+1≠2”地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地事实是()jLBHr。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地体积等于2LB.20℃,1g镁与1g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地溶液质量为2gC.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D.20℃,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例3.在反应M+2N=R+2Q中,3.2gM与N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8.8gR,且反应生成地R和Q地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M和N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xHAQX。A.1∶2B.1∶4C.9∶16D.4∶9三、审题不清或审题不全例1:为了证明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依次通过①澄清地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炽热地氧化铜④澄清地石灰水.LDAYt。④中变浑浊地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分析:学生往往简单审题不清而回答有二氧化碳地存在,或者审题不全仅仅回答有二氧化碳地生成,正确应该回答出有二氧化碳地生成从而证明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Zzz6Z。例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地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常温下与空气中地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地收集方法是(dvzfv。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例3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某种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2、HCl、CO,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溶液和灼热地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