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力【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基本知识: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复习巩固基本知识【难点】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1课时【教具】投影、视频点播【教法】启发、总结、讨论【学习过程】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力1、力的概念:,。2、力的作用效果:①②。3、力的单位:4、力的测量工具:,它是根据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的道理做成的,使用弹簧秤测力时要注意:①测量前检查指针是否在上;②待测力不得超过最大;③弹簧的伸长方向与秤壳平行。5、力的三要素:、、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图示。重力7、定义: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5、大小:物体的重力大小跟它的成正比,公式为G=mg。9、方向:。10、重心:叫做重心。摩擦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2.摩擦力的大小眼压力大小有关,跟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常用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更粗糙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使摩擦面光滑,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油、气垫)这三种方法。三.课堂练习【例1】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推水,于是人就前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B、运动员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C、水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D、运动员给水一个推力,水也给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力,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抵消【例2】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块受到40牛顿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和50牛顿2/14重力的作用。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这两个力。【例3】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力的作用是使物体运动。B.人拉车时车并不拉人。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形状。D.力的存在必须有两个物体。【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运动而不是产生物体运动,选项A错,C正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每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体,D正确,B错。【例4】手拿筷子,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筷子挟菜,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例5】从枪膛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到火药的推力和重力B、只受火药的推力C、不受力D、只受重力,方向垂直向下E、只受重力,方向垂直向下【例6】下列各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自行车刹车皮与钢圈之间的摩擦.B.单杠运动员上杠时,手与单杠的摩擦.C.汽车行驶时与空气之间的摩擦.D.人走路时,鞋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分析】自行车刹车皮是为了刹车使用的;单杠运动员在上杠时手与单杠间的摩擦可防止脱杠;汽车运动时与空气的摩擦会阻碍车的运动;人走路时与地面间的摩擦可防止打滑.【解答】C.【例7】有同学说:“摩擦都是有害的.”所以摩擦越小越好,这话对吗?【分析】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人类有有害的一面,也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分析我们身边发生的大量实例.知道人走路就要利用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可见,这个摩擦是有益的.为了防止走路时打滑的现象,常见的改进方法是,把鞋底压出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使鞋底面粗糙些.由此使人推想到,假如世界上不存在摩擦,人类就寸步难行.所以“摩擦都是有害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例5】下列各种措施,为了减小摩擦的是(),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用台钳紧工件.(B)搬运笨重的机械,常在它的下面垫入圆木.(C)自行车的脚蹬子和把套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经自行车车轴处加润滑油.【分析】在本题的四个事例中,A是为了防止工件脱落,影响工作.C是为了防止3/14手、脚与把套、脚蹬子打滑.这两个实例中的摩擦是有益的,所以采取了上述措施增大有益摩擦,而B是利用了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的道理减小有害摩擦.D是通过加润滑油,使摩擦面不直接接触,让活动部件在油膜上滑动,从而减小有害摩擦.【例10】有一个铁块,它的质量是600克,能否用量程为5牛顿的弹簧秤称量?为什么?【分析】铁块的质量是600克,它受到的重力应为G=gm=0.6千克×10牛/千克=6牛。又知弹簧秤的最大测量值是5牛顿。铁块的物重(6牛)大于弹簧秤的量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