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考试题1.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答: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a.概念区别:炼金术通常指的是将贱金属转变成贵金属;炼丹术通常指的是炼制长生不老丹药.b.目的区别:炼丹术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获得服之不死的金丹,乞求长生不老之药,炼金术则以乞求财富为目的,着眼于点石成金。原因:尽管炼金术有其荒谬的一面,但一些炼金术士在其操作过程中,确也完成了不少化学转变,积累了某些化学知识,积累了一些实验方法与手段,炼金术士寻找黄金的苦心毅力,已使他们的后人获得许多有用的发明和有益的实验,并且促使化学走上光明的大路。2.什么是“燃素说”?由谁提出?如何客观评价“燃素说”?答:a.燃素说:用以解释燃烧现象的学说就是"燃素说",即所有的可燃物都含有一种共同的元素---燃素,一切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变化,都可以归结为物体吸收燃素与释放燃素的过程.煅烧金属时,燃素逸出,金属变成锻灰.锻灰与富含燃素的木炭共燃时,从中吸取失去的燃素,金属又会重生.b.提出:贝歇尔、施塔尔提出c.燃素说对燃烧现象的理解是错误的,它本身既没有科学意义,也没有研究的价值,但是燃素说把当时的化学家引导到研究燃烧现象的方向是正确的。因为燃烧现象成为当时化学家研究的主要目标,而使与燃烧有关的一些气体如氧、氢和二氧化碳等被发现。由于这些气体的发现,拉瓦锡才能创立了氧化理论,推翻错误的燃素说,完成化学革命,崭新的科学的化学时代从此拉开了序幕。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因袭陈旧观念,缺乏批判精神,就会阻碍科学的前进,限制人们在科学发展上可能达到的高度,普利斯特里、舍勒、卡文迪许和布拉克等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虽然发现了可导致氧化理论产生的气体,由于他们笃信燃素说,而未能创立氧化理论3.阿佛加德罗、拉瓦锡等均学习法学,却因兴趣而改行,终有大成,这些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看兴趣、学业、职业和成就的关系?人生经常因为种种原因,面临学业、兴趣、职业的困惑,你将如何理解?答:启示:阿弗加德罗、拉瓦锡等人均学习法学,因兴趣而改行,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他们跟着兴趣走,当对法学失去兴趣后,果断放弃法学而从事化学的研究,这样他们终有大成。我认为兴趣是我们最大的老师,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第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对那个领域的东西感兴趣。所以,学业要与自己的兴趣相符。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动力,有毅力为它奋斗、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b.虽然兴趣对我们的学业、职业有促进作用,帮助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东西都不是自己所能选择的,面对现实兴趣显得渺小了,所以兴趣还是很需要机缘的。C.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对自己的学业不感兴趣,但是我们却不得不继续学,我们困惑了,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每天都在重复着痛苦的日子,生活无乐趣,生命无意义。我认为,既然不能因兴趣而改行,那么就改变自己的想法,挖掘自己学业的乐趣,每一个领域都有其趣味所在的,努力使自己对所学专业感兴趣,为自己寻找奋斗的动力,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4.苯环结构学说有何意义?简述其提出年代前后煤焦油工业(染料、医药、炸药)的发展概况。答:苯环结构由凯库勒、洛斯密德提出,意义:理论上促进了化学理论的发展——应用上促进了煤焦油化学工业——炼焦工业和煤气工业的公害——苯环结构学说的提出指导了染料、药品、炸药等有机产品的进一步合成合成染料工业:1856年英国有机化学家柏琴意外合成第一个人工染料苯胺紫—1857年合成染料工业开始建立—1858年A.W.霍夫曼碱性品红——1869年第一种天然染料茜素被合成——1882年拜耳合成靛蓝——1884年刚果红染料——19世纪后半叶“化学工业王冠”医药化工:芳香族化合物为原料——1859年柯尔贝用苯酚合成水杨酸——1889年F.霍夫曼用水杨酸和醋酸酐合成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1911年“六零六”——1932年偶氮染料百浪多息具有抗菌作用——1935—1944年磺胺类药物炸药的合成:1846年用棉花和硝酸作用制得硝酸纤维素,1865年英国化学家制得硝化棉,奠定近代炸药的基础——1846年硝化甘油,1867年诺贝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