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建筑意匠第三讲建筑意匠第一节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第一节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不可分割;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不可分割;统治阶级将顺天意作为其统治的理论依据。统治阶级将顺天意作为其统治的理论依据。模拟天象秩序以求合法和永恒。模拟天象秩序以求合法和永恒。11、祭祀建筑一般是最重要的建筑。、祭祀建筑一般是最重要的建筑。22、城市布局模拟星象方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汉长安、明清故、城市布局模拟星象方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汉长安、明清故宫等城市布局模仿北斗七星、墓室壁画星象图等)宫等城市布局模仿北斗七星、墓室壁画星象图等)33、通过进一步的关于自然环境的具体认知及其他更低层次的事物中、通过进一步的关于自然环境的具体认知及其他更低层次的事物中的序的把握,使天人合一观念逐级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的序的把握,使天人合一观念逐级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二、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二、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对自然的态度是顺应、包容、模仿,建筑环境追求最大的自然化。对自然的态度是顺应、包容、模仿,建筑环境追求最大的自然化。例子:中西方园林设计的思想基础与布局形态各异。中国园林追求高仿真的例子:中西方园林设计的思想基础与布局形态各异。中国园林追求高仿真的自然化的设计,欧洲古典园林为几何式构图园林。自然化的设计,欧洲古典园林为几何式构图园林。三、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三、阴阳有序的环境观是对环境秩序的认同,事物存在的两面性,即:正反、阴阳、是对环境秩序的认同,事物存在的两面性,即:正反、阴阳、天地、昼夜、水火等。天地、昼夜、水火等。11、方位存在主从关系,以东为尊,先左后右。、方位存在主从关系,以东为尊,先左后右。22、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相互依存又主次有别。山为阴、水为阳,、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相互依存又主次有别。山为阴、水为阳,南为阳、北为阴,高为阳、低为阴等。南为阳、北为阴,高为阳、低为阴等。33、这种序的观念与礼制与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要求相结合被、这种序的观念与礼制与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要求相结合被逐渐规范和强化逐渐规范和强化四、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四、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内向型内向型:受数千年来农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决定,国家城市强调内部:受数千年来农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决定,国家城市强调内部发展,无对外拓展的野心;由于封建社会长期的封闭式管理和限制发展,无对外拓展的野心;由于封建社会长期的封闭式管理和限制人员流动,城市建设注重家庭为单位的建设,即合院式住宅为主,人员流动,城市建设注重家庭为单位的建设,即合院式住宅为主,对城市公共空间(公园、开放空间、交往空间)关注甚少。对城市公共空间(公园、开放空间、交往空间)关注甚少。尚祖性尚祖性:血缘崇拜导致对祖先、传统、制度的较强的维护,思想领域:血缘崇拜导致对祖先、传统、制度的较强的维护,思想领域的变革较少发生,建筑制度较少发生变革,传统木构建筑形制得以的变革较少发生,建筑制度较少发生变革,传统木构建筑形制得以传承。传承。中庸中庸::过犹不及,避免思维的变革,是一种维护传统的有力工具。过犹不及,避免思维的变革,是一种维护传统的有力工具。第二节选址与布局第二节选址与布局一、对环境的分析和利用一、对环境的分析和利用•近水利而避水患(满足农业灌溉)近水利而避水患(满足农业灌溉)•防卫性好(定都主要原因)防卫性好(定都主要原因)•交通顺畅、供应有保障(元大都)交通顺畅、供应有保障(元大都)•注重小气候(通风、日照)注重小气候(通风、日照)•理想的景观模式(将景观与自然天象、节气联系起来,相理想的景观模式(将景观与自然天象、节气联系起来,相信景观对人的生存质量的必然影响,容易导致迷信观念)信景观对人的生存质量的必然影响,容易导致迷信观念)•有良好的环境主体(人和)有良好的环境主体(人和)二、对环境的改造和变通二、对环境的改造和变通•理山、治水、调整方位理山、治水、调整方位趋利避害、兴修水利(都江堰、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