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井天轮平台的布置天轮平台的布置主要是将井内各悬吊设备的天轮和天轮支承梁妥善布置在天轮平台上,充分发挥凿井井架的承载能力,合理使用井架结构物。我国凿井用的井架,多为标准金属亭式井架,天轮平台是由四根边梁和中间主梁组成的“曰”字形平台结构。天轮平台布置原则如下:1.天轮平台中间主梁轴线必须与凿井提升中心线互相垂直,即与井下巷道出车方向垂直,使凿井期间的最大提升动荷载与井架最大承载能力方向一致,并通过主梁直接将提升荷载传递给井架基础。2.天轮平台中梁轴线应离开与之平行的井筒中心线一段距离,并向提升吊桶反向一侧错动,以便使吊桶提升改为罐笼提升时,将提升钢丝绳平移至井筒中心线处,提升天轮无需跨越天轮平台主梁,天轮轴承座无需抬高,便于凿井期间在井筒中心线处设置吊盘悬吊天轮。错开距离最大控制在450mm以内,以吊盘悬吊天轮和临时罐笼提升天轮不碰撞天轮平台主梁为原则。否则,吊桶提升天轮将过多地探出天轮平台边梁,而主梁另一翼的天轮平台面积不但得不到充分利用,还需增设许多导向绳轮,反而使天轮平台的布置复杂化。3.天轮平台另一中心线和另一井筒中心线可以重合,也可以错开布置,应视凿井期间主提升卸矸操作是否方便,开巷期间临时罐笼出车线路是否便于从井架下面通过而定。当凿井期间主提升为双钩提升时,往往采取天轮平台中心线与井筒中心线错开,而与提升中心线重合的布置方式。天轮平台上各天轮的位置及天轮的出绳方向应根据井内设备的悬吊钢丝绳落绳点位置、井架均衡受载状况、地面提绞位置,以及天轮平台设置天轮梁的可能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5.悬吊天轮的出绳方向,力求与井架中心线平行。只有天轮平台过分拥挤或主、副井相邻一侧地面凿井绞车布置相互干扰时,才采取斜交布置,其夹角可取30º或45º。6.当凿井设备需用两台凿井绞车悬吊同一设备时,两个天轮应布置在同一侧,使出绳方向一致,以便于集中布置凿井绞车和同步运转。双绳悬吊的管路尽量采用双槽天轮悬吊。7.稳绳天轮应布置在提升天轮两侧,出绳方向与提升钢丝绳一致,以便两台稳车同步运行。8.提升天轮,应尽量布置在同一水平,一般不作一高一低的布置。9.尽可能少设导向轮,必要时可从天轮台边梁下面出绳。10.考虑出绳方向和天轮梁布置方向时,应注意使井筒转入平巷施工和井筒安装时的改装工作量最小。11.布置天轮梁时,应使天轮梁中心线与天轮轴承中心线垂直,与天轮平台中心线平行布置。12.尽量采用通梁或相邻两个天轮共用一根支承梁,以减少天轮梁数目。13.悬吊钢丝绳与天轮平台构件的间隙应不小于50mm;天轮与天轮平台各构件间应不小于60mm。14.天轮布置应使井架受力基本平衡,标准亭式凿井井架可采用两面或四面布置,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布置方式,各钢丝绳作用在井架上的荷载不许超过井架实际承载能力。布置天轮平台时,当出现天轮和天轮梁过分拥挤,甚至难于布置,提升天轮与悬吊天轮及其悬吊钢丝绳与天轮平台边梁、主梁和井架主体构件相互碰擦时,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调整:(1)改变双槽天轮的轴承间距,减少所占天轮平台有效面积;(2)改变梁的支承点位置,采用通梁或短梁;采用桁架梁、组合梁、改变梁的型式和梁号;(3)采用天轮副梁与天轮平台中心线斜交布置;(4)增设垫梁抬高天轮轴承座,或在出绳方向一侧增设导向天轮,将钢丝绳抬高,挪开。但悬吊天轮及其相应的导向天轮的绳槽方向应完全一致,以免磨损钢丝绳和天轮的轮缘;(5)在天轮主梁下翼缘加托梁,或采用地轮悬吊方法;(6)通过改变梁与梁之间的连接方法,调整竖向位置;(7)钢丝绳由天轮平台边梁下面出绳;以上措施均无法解决时,可重新调整井内悬吊设备和管线位置,以便更换天轮和天轮梁的位置。矿山工程钢结构井架躯体底脚、天轮平台平面十字中心线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规定1普通型钢井架:(1)躯体底脚±1MM;(2)天轮平台不应大于井架高度的0.5/1000,但最大不应超过15MM。2箱形(单侧斜撑式)井架:(1)躯体底脚±1MM;(2)天轮平台:横向±7MM,纵向±15MM。井架允许前倾位移数值,应符合设计规定。3箱形(双侧斜撑式)井架:(1)躯体底脚±LMM;(2)天轮平台±7MM。合理利用永久井架优化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