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与积累“歼灭、败退、逃跑“等词语。②.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2、过程与方法:①.从新闻上抓住新闻特点,体会精炼的语言。②.采纳反复诵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国革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1、理解新闻的六要素。2、理解新闻构造的五个部分。3、体会文章精炼精确的语言。【教学时数】2课时第二课时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回忆历史,走进文章。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备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l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攻克了大批国民党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展战略决战制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成功完毕,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二、字词积累: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阻遏(è)阌乡(wén)潢川(huáng)鄂(è)耗费(hào)歼灭(jiān)襄阳(xiāng)聿(yù)绥靖(suí)禧(xǐ)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歼灭:消灭(敌人)。阻遏:阻止。绥靖:安抚,平定。惨败:沉重失败。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化身为新闻主播朗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2、挑选信息,划分文章构造层次,进一步熟悉新闻构造:第一层(“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成功攻势下……当即占据南阳”):导语,概述解放南阳。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讲背景,用史料说明南阳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三层(“在过去一年中,……已全部为我解放”):说背景,回忆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注重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第四层(“去年七月……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从敌方转向我方,概述战略反攻以来获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功。第五层(“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点军配合之下……结尾”):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小结】刚刚我们通过划分构造,整体把握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大家也也体会到了这是一篇非常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内容不局限于南阳的解放,而是由南阳解放说开去,表达一年多来中原战局的宏大变化、中原我军的宏大成功。四、精读文章,质疑探究:1、文章有大段内容写的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总结的内容有哪些?明确:这些内容总结的是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获得的主要成绩:第一,恢复和建立了稳定的依照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依照地。第二,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开展了我党武装力量。第三,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稳定了依照地。2、本则新闻标题是“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但是文章有大段内容写的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与标题有什么联络呢?明确: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获得的辉煌战绩恰恰为我军解放南阳制造了有力的条件,正是有如此强大的后盾,因此我军拥有了伟大成功的攻势。小结:刚刚同学们是从新闻内容来讨论的。这篇新闻言约义丰,短短的几百字不仅写出了南阳这一军事重地的历史,也写出了国民党的几任南阳守敌惨败命运,更写出了我军的英勇以及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获得的各项辉煌战绩。读了此文,我们看到了吸着纸烟、谈笑自若的主席,说南阳,论古今,数战果,指点山河,让我们读到了一篇精彩绝伦的文章。五、用欣赏性的目光开掘美的语言:讨论研究:同为毛主席写的新闻稿,两篇文章风格迥然,各具特色: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紧扣渡江战役,运用精确精炼的语言,显得铿锵有力,使整个战争场面显得波涛壮阔、大气磅礴。从标题就能够看出,“百万”写出了渡江兵力,从而能够推知战斗场面的壮阔,“横渡”表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