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途径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部署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这是我们党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新的形势、着眼历史使命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说到底,就是按照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来建设我们党,来做好党建工作。一、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要坚持把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健全学习机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要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学习理论,掌握贯穿其中的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将科学理论、丰富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坚强党性和高尚人格,内化为自己善知善行的智慧本领,外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实践,外化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工作业绩。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观念,从思想上、认识上找准影响党建工作发展的根本症结,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建工作。党建工作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使党建工作与时代合拍,与现实同步与人的需求挂钩,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僵化地、静止地、一成不变地对待党建工作,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把党建工作放到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去研究,放到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来思考,积极探索和准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掌握党建工作的主动权;必须把党建工作放到促进发展的大局中去定位,放到维护团结和稳定的高度来考量,使其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把党建工作放到确保部门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的前提下去把握,放到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素质的要求上来谋划,充分发挥其暖人心、稳人心、聚人心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建工作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广大党员的需求,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二、要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抓住制度创新这个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1、要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新途径,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围绕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继续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和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党内民主讨论、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领导、民主监督制度,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丰富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方式,创新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载体,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建立健全常委分工负责制下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检两院及群团组织依法履行职责,广泛凝聚党的意愿和主张,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围绕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在巩固和扩大村级公推直选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乡镇和街道社区进行试点,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活力。2、要积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办法,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坚持选人用人标准,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围绕发展选人,围绕发展用人真正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注意力凝聚到推动我省科学发展上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建立完善的公推公选机制、轮岗交流机制、培养锻炼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创新选人用人形式,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和决定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扬民主,做到为人民群众选人用人与依靠人民群众选人用人相统一。规范选人用人程序,健全完善党委议事决策规则,严格执行干部任用六项基本程序,自始至终把好选用关口,以科学的程序规范用人行为。强化选人用人监督,突出抓好过程监督、舆论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工作,形成科学缜密的监督体系,切实把严格监督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