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知识点归纳汇总 VIP免费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知识点归纳汇总 _第1页
1/8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知识点归纳汇总 _第2页
2/8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知识点归纳汇总 _第3页
3/8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知识点归纳汇总一、杜甫诗三首1、《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宏伟的气概和奇妙秀丽的风光,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明白泰山是个什么模样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衬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屹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由于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庞然大物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能够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静,黄昏时能够望见归巢的鸟儿慢慢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旷,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入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2、《春望》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陷落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照旧是原来那个模样;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本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清楚。“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此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自京畿、坊至于岐、陇都曾遭到叛军的侵扰,百姓惨遭杀戮。诗人家在于州(今陕西富县),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描述家书的宝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能够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3、《石壕吏》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家乡。但是不到两个月,情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确实是依照这番经历写成的,深入地写出了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和战争对老百姓的残酷,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知识点归纳汇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