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学习目的:1.以“图画”为切点理读思路;2.从不同角度鉴赏文章的美点;3.尝试写作小诗歌咏苏州园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老师活动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喜爱画画吗?你对图画理解有多少?2.“图画”按技法分类是:“图案画”与“美术画”,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参考:图案画,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构造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多用在纺织品、工艺品、建筑物上。美术画:专指绘点艺术,多讲究情趣,自然之情,神韵之美。3.欣赏“苏州园林”图片。通过预习及图片欣赏,你认为苏州园林属于“图案画”,依然美术画呢?二、诵读课文,理清思路。1、诵读课文,看作者围绕“图画”描绘了哪些画面?学生活动1、七嘴八舌2、考虑交流。3、美术画1、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角落,门窗,色彩2.这些图画是如何布置?参考:亭台轩榭规划自然,假山池沼配合有方,花草树木映衬多姿,花墙廊子尽次多深,角落留意图画美,门窗留意图案美,梁柱留意色彩美。3、以上内容均是围绕文章的哪一句话来写?4、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苏州园林非但具有如此高的艺术特征,它依然我国名地园林的标本,读第一段,体会它的作用。6.结合文章第10段,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结论:总体特征→艺术特征→详细表现→不再多写↓↓↓↓标本图画七个角度余味7.由此观之,文章的写作顺序什么?三、深层阅读,探根究底匠师们为何如此之巧,使苏州园林给人“如在图画中”的真实感受?参考:1、“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巡游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2、苏州园林的建立者一般都工诗善画,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上,尽量追求“写意山水画”的意境。3、“心目中有了完好的龙,才能够画出一鳞一爪,来反映龙的全部。”——《谈龙录》四、更换角度,别样构思。1.文章分别从七个不同的角度来描绘苏州各个园林的共同点,别具一格。假如你是画家,依照你对苏州园林的理解,你会从哪些角度来描绘?参考(1)按时空顺序(游记)(2)以历史变迁(3)用照片式(4)以“水”为核心(5)光影变化中的园林(6)四季更叠下的园林(7)苏园——同里——威尼斯2、比拟你的写法与叶圣陶的优劣。参考: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为苏州园林图册写的一个序,只能选择从共同点上下手。2、查阅主要文段,提取要点。3、务必使巡游者新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满的图画。4、提醒苏州园林的“艺术特征”。5、朗读。作用:提醒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6、笔录7、主→次整体→部分→细部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课文,深究缘故。1、默想,交流。2、交流、比拟、品评。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老师活动一、温故旧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也即形象美。说说苏州园林的外在形象美详细表达在哪些方面?2.苏州园林的美是视觉的美,是审美感受的和和谐惬意。要用语言描绘这种形象和非形象的审美感受,需要深沉的语言功力。二、鉴赏佳段,追踪美点。1.范读全段2.美点追踪(1)请从语言的角度,欣赏他们的美点。参考答案:A、长短句夹杂,富于节拍感、音律感。B、浓缩句:拨花寻叶(②、③句)C、用语精妙:“俯仰即生姿”“珠光宝气”“繁华”“欢悦”写出古藤萝的奇特外型美及开花的风韵。表达与“语言美”!(2)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饱满的表扬之感,请举例赏析。表达了“情感美”。(3)事实上,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特别着眼在“画意”,为全国创设了别致的意境,你觉得本段的意境是什么。表达了“意境美”。学生活动1.规划美、配合美2.映衬美,层次美3.图案美,图画美色彩美。1.倾听(1)读、品、悟(2)举例鉴赏(3)优美、生意盎然。(4)“低树俯仰生姿”,“常绿树与落叶树相间”身次表达了形象美中的层次美感。三、选择精段,精神消费(鉴赏)。参考:如第4段1、语言美:A、精确、“艺术”与“技术”B、缜密:5个“或者”的效果2.层次美:假山→池沼(多用活水→桥梁安排→石岸形状→鱼戏莲叶)行文摇曳多姿。3.情感美:表扬之情溢于气表4.意境美:深邃幽远,又略带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