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性修养心得体会[合集党性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五篇]党性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五篇【篇一】一入学就听说我们支部将安排赴新疆开展党性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兵团精神、体验兵团生活,还要带节目去联欢。于是开学没多久我们支部便开始了每周2次的舞蹈排练和课后练歌,在歌曲《送你一束沙枣花》“坐上大卡车,戴着大红花,远方的青年人,塔里木来安家”“塔里木安下家,红旗卷黄沙,战斗的生活最幸福,革命青年志气大”的歌词中开始感受点滴兵团的气息。5月14日,我们中青二班三支部全体学员在陈莉主任、张世成老师和王玉云教授的带领下终于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为期7天的党性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提升党性修养是我们此行的主题。短短几天课堂、参观、体验式、访谈式教学,一段段历史、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带我们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沙海老兵、李梦桃等知青、戈壁母亲们,一代代朴素的兵团人,不负青春不负使命,牢记初心,一道命令执行一生,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令人无比钦佩、感动和深思。兵团人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不忘初心”。在学习参观中,我们不止4次听到沙海老兵的故事,每一次聆听我们都动情落泪。这些为了争取时间平叛动乱的横穿塔克拉玛干死亡沙漠的老兵们,因为一道命令便在和田扎了根。1994年,兵团成立40周年之际,兵团党委组织老兵们参观石河子,当老兵们面对石河子广场上王震将军铜像时,自觉排成一排,向首长敬礼:“报告司令员,您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完成了。”这时老兵大多数已经进入古稀之年,有的人连亲人都认不出来了,但他们仍然没有忘记肩负的使命。还有“马背上的医生”——上海知青李梦桃,始终没有忘记当时毛主席号召的“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初心,一次又一次地放弃回城的机会,用心用情坚守中蒙边境北塔山牧场,扎根新疆55年,度过坚持救死扶伤的崇高岁月。边境线上始终有这样一群人人,放政治牧、种政治田,用一生的坚守换来祖国的安宁。昔日屯垦戍边的动人场面展现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怀。60多年前,我们的军垦战士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脱下军装换农装,放下武器拿农具在荒原戈壁修渠引水,开荒造田。他们掘地为穴,建“地窝子”安家落户;自己锻造砍土曼开荒种地;靠着坚定的信念,用双手双脚探寻水源,开渠引水到荒原;没有牲畜就用人拉犁的方式开疆扩土,向戈壁要绿洲,向沙漠要良田。在五家渠将军博物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通过历史画面和各种陈列品的展示,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了昔日兵团人在新疆亘古荒原和边境线上人工拉犁开荒、住地窝子、赤身劳动的屯垦戍边动人场面。通过到军垦第一连当一天军垦战士、过一天军垦生活的体验式教学,感受到了兵团老军垦战士建设新疆和保卫边疆的艰辛。王老师在点评时让我们思考:是什么支持他们到这么艰苦的地方来屯垦戍边?我想,正是因为他们有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怀,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迎难而上,用毕生的努力和大爱铸就辉煌的业绩,在新疆的边境线和戈壁滩上谱写了屯垦戍边的壮丽诗篇。一次兵团行,一生兵团情。作为一名党员和公职人员,我们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切实感受到公共财政的温暖,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作为负责全省财政教育资金管理的工作人员,我们出台的每一项政策都涉及我省数百上千万的孩子和家庭,我们的工作无处不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获得感紧密相连。我非常期待老百姓评价我们的工作就像李梦桃医生救治病人后哈萨克牧民的反应一样,第一个感谢共产党,那么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付出就是有意义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回顾历史重温记忆,我们没有理由畏难不前;学习了兵团精神,我们更没有理由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踏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先辈们的足迹,我们将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祖国奉献给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篇二】在这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