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葡萄沟》《葡萄沟》教案一: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葡萄沟是个好地点,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联络生活实际、联络上下文以及插图理解语言文字的才能。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齐读课题,指导写“葡萄沟”三个字。二、初读课文1.提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课文读正确流利。(2)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么样的地点?2.检查字词读音葡萄沟新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碉堡维吾尔族吃个够3.检查课文朗读。三、学习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谈感受: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点?师: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截了当告诉了我们答案,请你找一找。2.从部分入手,细学习第一自然段。(1)老师提醒咨询题:什么样的地点才是好地点?(2)指名读,(多媒体出示第一段)其他同学考虑: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葡萄沟是个怎么样的地点,(3)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老师引读第二句。(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4)小结:葡萄沟是个怎么样的好地点?过渡: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点,那为什么用“葡萄沟”作标题呢?哪个自然段在讲“葡萄”呢?3.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小声地读。(1)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能够在旁边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枝叶长得特别茂密?枝叶如何会像凉棚?(3)从那句话你体会到葡萄的品种多,颜色多?用一个词来描述颜色。(着重理解"五颜六色"的意思。)(4)你从哪些词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理解“准会”和“吃个够”的意思。(5)小结:学了这一段,大家理解到葡萄沟是个怎么样的好地点?层层的梯田,五颜六色的葡萄,热情好客的老乡,都等待我们到葡萄沟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欣赏课件)(6)饱含着赞美之情齐读第二自然段。4.学习第三段:(1)葡萄怎么样被制成葡萄干的?(1)这里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小组讨论)(挂在晾房里,太阳不直射,不变色,联络生活中晾衣服的道理,沙漠中枯燥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糖分留下来,因此特别甜,天然晾制,不加色素、防腐剂。)三、拓展延伸:1.谈谈你还理解葡萄沟的哪些情况。2.让学生说说课文中有哪些好词佳句,在文中画出来,及时记录在摘抄本上。板书设计:真盛产水果是葡葡萄五颜六色个萄老乡热情好客好沟葡萄干色鲜味美地方《葡萄沟》教案二:一、教材分析: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葡萄沟是个好地点以及好在那些方面。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学惯用“五颜六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展摘抄。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葡萄沟好在什么地点,并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造方法,并读好长句。二、教学目的:1、明白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地点,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生在语言情境中,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三、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1、播放音乐《我们新疆好地点》师:我明白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如今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点的歌曲,你能够拍手也能够随音乐做动作。2、师:这是什么地点的歌曲?(新疆)学生答复3、师:让我们随着刚刚轻快、愉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4、出示课题:《葡萄沟》师:让我们来齐读课题(生齐读)(二)理解课文学习第一段: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点!你想明白它好在什么地点吗?生:想(自由读第一段)2、师:抽一个同学读。(评价)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点感遭到葡萄沟是个好地点?(生自由的说,师相机板书)让我们带着如此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4、师:让我们来考一考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好地点。学习第二段: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2、师:读的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遭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点?请同桌互相说说。——依照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抽小组共同来答复)如:生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