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让我们与文明同行(1)参考讲话文明是一个社会永久的话题。小而言之,它关系到我们身心的健康、和谐与开展;关系到学校环境的优化、净化与温馨。大而言之,它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兴盛,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那么,文明到底是什么呢?文明,事实上确实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确实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协助,确实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态度,确实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确实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确实是在接受了别人协助后一声真诚的“感谢”,确实是在放学回家投入亲人怀抱时一声甜蜜的呼唤等等。文明,事实上确实是一种质量,一种涵养,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推崇的行为。同学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从小就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我们中的大多数,大多时候都可以做到文明礼貌,但也有少数同学,少数时候,嘴里滔滔不绝地大讲文明礼仪,可随手就把饮料瓶、废纸屑丢在了地上。我们中的一些人,看到别的同学有不文明的举止,立即就指指点点,可他本人却也常犯同样的缺点。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吗?假如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由于明天会再来。假如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由于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但是,假如你失去了文明,你就彻完全底的失败了,由于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理。同学们,你们是否明白,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人的素养,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国民的素养,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取决于我们每位同学的素养。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我们的文明与否,不仅代表着我们个人的形象,也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更代表着将来祖国的形象。让我们携手与不文明的言行说Bye-bye吧。要做到文明,事实上并不是一件难事。首先,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本人的涵养,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高素养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胸襟开阔的人。其次,我们应该养成文明礼貌的适应。见到教师长辈主动咨询好,需要别人协助先说“请”,得到别人协助应说“感谢”,不小心冒犯别人或打搅别人应主动说“对不起”。这些简单的文明用语只要我们真正用心去做,是不难做到的。请不要小看这些简单的文明用语,这但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学礼仪,不明白礼法,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道理事实上非常简单,由于“礼”是社会关系的准则、标准和仪节,假如你不恪守它,你就必定会遭到社会的责备、惩处和抛弃。前不久,我们国家一个学生代表团去新西兰、澳大利亚访学。那儿的环境整洁优美,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友好。他们总是把“你好!”、“感谢!”、“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挂在嘴边,尤其是“感谢”,一般人每天都要说几十次。尽管我们的学生非常多方面遭到外国朋友的赞扬,但也有少数学生不礼貌的行为令我们带队教师惭愧:一些同学深夜仍在旅馆大声吵闹,遭到外国房客的责备;在自助餐厅吃饭时,有些同学吵吵闹闹并不断来回跑动去添加食物,使得外国客人不得不到离他们较远的餐桌就餐;还有的同学上车时争先恐后,不明白得礼让教师、礼让别人。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惭愧。我们这个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著名的礼仪之邦竟有如此的学生,竟会出现如此的现象,实在令人痛心和汗颜!我真诚地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养成文明礼貌的好适应。最后,我们还要遵纪守法,保护公物。要恪守各项纪律,尊敬师长,和同学友好相处,更要保护环境,保护公物,保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让文明的画卷,布满整个旺小的校园,让文明之歌,一直盘旋在我们的耳边。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优良传统,从如今开场,从本身开场,从小事开场,与文明同行,做一个教师夸奖、父母喜欢、人人赞扬的好小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