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水闸施工第一节筑块与浇筑程序设计第二节底板施工第三节闸墩施工第四节闸室上层结构的施工第五节止水设施的施工第六节平板闸门安装第七节弧形闸门与启闭机安装水闸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相当广泛,可用于完成灌溉、排涝、防洪、给水等多种任务。水闸施工分为下述五个组成部分:(1)导流工程与基坑排水;(2)地基的开挖处理及防渗、排水设施的施工;(3)闸室工程:主要有底板、闸墩、边墩、胸墙、交通桥、工作桥等的施工;(4)上、下游连接段工程:包括铺盖、护坦、海漫、上、下游防冲槽的施工;(5)两岸工程:包括上下游翼墙、刺墙、上、下游护坡等的施工;(6)闸门及启闭设备的安装。施工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全面施工阶段、尾工阶段。准备阶段:抓工场布置、工房搭盖、导流措施、大宗器材运输和加工、闸塘开挖工程及组织职工熟悉图纸等项工作。全面施工阶段:抓基础处理、浇筑混凝土、砌石及有关土方工程。尾工阶段:抓安装、回填土方、建设场地整理及水下土方清理等工程。大、中型水闸,多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混凝土工程是其中的主要环节,它往往占工程历时的一半以上,所以必须尽力为其提前完成创造条件。水闸混凝土工程量大部分在闸身,其上部结构大多采用预制构件。第一节筑块与浇筑程序设计水闸闸室混凝土施工是根据沉陷缝、温度缝和施工缝分块分层进行的。由于运用条件和施工条件限制,大中型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水工建筑物都是被结构缝(包括沉陷缝与温度缝)划分为许多结构块。当结构块较大时,为了施工方便,当结构块较大时,又需以施工缝分为若干小块,称为筑块。一、筑块设计分别进行浇筑。分块时应避免在弯距及剪力最大处分缝,并应考虑建筑物的断面变化及模板的架立等因素。筑块的大小,是根据施工条件,在筑块的体积、面积与高度等三个方面进行控制。对于中小型水闸,应尽量利用结构缝分块,所以筑块的尺寸和体积要同结构块尺寸相协调,并同时考虑拌和设备的生产率和运输工具的能力,以及浇筑的连续性。筑块尺寸可按下列公式确定。1.当混凝土浇筑工作不能采用三班制连续作业时,筑块的体积V不应大于混凝土工厂相应时间的生产量,即:V≤Qm(米3)式中Q——混凝土拌和站实用生产率(立方米/小时);m——非三班制作业时,每日连续生产的小时数,h;若采用三班制时,则不受此条件的限制。2.筑块的面积应能保证在浇筑中不发生冷缝,可用下式求得。(米2)式中K——时间延误系数,可取0.8~0.85s,t2——混凝土初凝时间(小时);t1——混凝土运输、浇筑所占的时间(小时);h——混凝土振捣层的厚度,决定于振捣器的工作深度(米)。当采用斜层浇筑法时,筑块面积不受限制。)(12tthQkA3.筑块的高度根据施工条件变化,例如冬季不可过高,以避免下层混凝土在低强度时负荷过大和模板稳定困难。如果不采用三班制,还要受混凝土相应时间的生产量限制。(米)式中A′——筑块面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