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进入高中的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实词和虚词的积累,这个阶段,主要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会学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②抓关键词句,掌握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征。2.过程与方法①从把握故事情节入手,初步感知文意;②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③初步了解《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领会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②了解廉颇和蔺相如各自不同的性格,共同的爱国情操。三、教学重点1.抓关键词句,准确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积累培养语感;2.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四、教学难点1.把握几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2.体会“智”“勇”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学习情趣,导入新课。1播放《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师导入:经典的故事,鲜活的形象,是一部文学作品能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廉颇蔺相如列传》恰恰就是这样的经典的篇章。2•多媒体显示以下关于《史记》的知识:通假字、活用词类、特殊句式。缪公(mu)避匿(ni)缪贤(miao汤镬(hub)虽驽(nb)肉袒(怕n)盆缶(fou)案图(an可予不(fou渑池(mian)诈佯(yang)列观(guan)皆靡(mT)传舍(zhuan甚倨(ju不怿(yi)衣褐(yihe)睨柱(ni⑵臣愿奉璧西入秦一一奉二捧,用手托.⑷如有司案图案=按,察看.⑹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穆仔细.⑻请奉盆缶⑸设九宾礼于廷宾=傧⑺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一孰=熟,)一词多义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史记》诞生于中国空前强盛的西汉王朝,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体例严谨,脉络分明,全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成为后世历朝修史的范本,史学成就居“二十四史”之首。同时,《史记》还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传统。它记录历史事件完整准确,语言运用平易简洁,描绘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注重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注重在人物的对比反衬中塑造人物。鲁迅先生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找出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正字(请生上台给幻灯片中的生字注音)2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意思,掌握课文有关文言知识.)通假字⑴可与不一一不二否,表疑问语气.⑶拜书送于庭庭=廷,朝廷⑴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⑵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⑶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⑸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一一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一一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一一因为)古今异义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⑷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⑸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⑹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⑺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⑻布衣之父布衣:平民.幻灯片展示如下:)词类活用⑴名词作动词①舍相如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