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堰变形监测方案1、概述22、主要设备配置24、施工工艺流程35、围堰监测施工工艺36、围堰监测质量控制621、概述本项目围堰内侧基坑高度较大,地基土中存在物理力学性质较差的软土层。因此围堰的安全稳定是确保海底通道施工的前提和保障,其安全稳定性至关重要应对其进行严密的变形监控,包括竖向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围堰出水达到设计顶标高后,开始进行围堰变形监测。1)根据施工期围堰内侧表面及深层地基水平位移监测数据,控制整个施工期间的稳定状况,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围堰的稳定性。2)根据围堰在整个施工期的沉降变形和孔隙水压力数据,指导围堰填筑速度和控制围堰内侧的稳定。2、主要设备配置表面沉降观测:表面沉降观测可根据设计需要,采用上海索佳B20-2型水准仪配双面3米木尺,其测量精度可达四等水准精度;测斜的观测采用北京航天科技公司生产的CX-01型自动采集侧斜仪;表面水平位移观测采用全站仪。专用频率计测量孔隙水压力。拟投入本监控项目的仪器设备详见表1所示。表1主要仪器设备配置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产地单位数量水准仪索佳B20型上海台套2测斜仪CX-01北京台2全站仪索佳SET2110型上海台套1频率计江苏台23施工组织为了有效监控围堰内通道施工期间的两条围堰的安全和稳定,我司将选派有丰富监控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本次监控任务,主要人员见表2所示。表1围堰监控施工人员配置表3序号人员工种类别人数备注1工程师12测量员33普通工34、施工工艺流程围堰变形监控测量施工工艺见图1所示。图1围堰监控测量施工工艺流程图5、围堰监测施工工艺5.1断面布置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工艺及监控目的,水平位移观测主要采用表面位移桩及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管两种方式,竖向变形则采用表面位移桩进行观测。监控断面布设沿东西两条围堰方向按50m间距设置1个监控断面,按水上围堰长度550m计算,东西两条围堰应分别设11个断面,总共设22个断面。每个断面的监控项目如下:围堰坡顶两侧各布设一个沉降位移监测点,迎水侧和基坑侧坡脚各布设一个沉降位移监测点,围堰迎水侧和基坑侧一级平台各布设一个测斜管(15m)。监控仪器横断面布置如图2所示,监测仪器埋设数量见表3所示。4图2监测仪器横断面布置图表3监测仪器埋设数量表断面类型断面数量单个断面监测仪器埋设数量测斜管(孔/m)表面沉降板(块)表面水平位移(点)监控断面22448888合计2244/66088885.2稳定指标监测工作中选择合适的监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是进行围堰稳定性判断的依据和前提。根据软土地基相关规范并结合以往工程实践经验,本项目围堰稳定性拟采用的稳定判断指标有:沉降速率vsW10.0mm/d,深层侧向位移速率vmW5.0mm/,地表水平位移速率fW5.0mm/。在围堰内侧抽水疏、浚软土、通道施工过程中如,下述监测指标超出预警值结合地质条件、边界条件等综合判断地基的稳定性并,应加密监测,随时注意围堰坡脚变化,出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当监测数据出现下述两个情况时应,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方分,析原因并采用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同时应加密监测,及时分析数据。1.围堰内侧抽水、疏浚、基坑开挖、通道施工期间表面沉降速率、深层水平位移、表面位移速率急剧增加;2.停止施工后,各项监测指标仍持续增加,或收敛不明显。5.3监测频率5在两侧围堰成形设计标高后,跟随现场的施工进度进行各项监测仪器的埋设埋后即开始初测,取得稳定值后即进入正常监测阶段。施工期间监控频率见表4所示。在实际监控过程中,可根据各监控断面的实测数据变化情况对监测频率进行动态调整。本次监测施工期间暂估为5个月,间歇期暂估为3个月,建成交工期暂估为1个月。按下表监测频率预计各监测项目共监测89次。表4监测频率表时段表面沉降表面位移深层位移(测斜)施工期间1次/2天1次/2天1次/2天施工间歇期1次/7天1次/7天1次/7天建成后父工前1次/15天1次/15天1次/15天5.4监测工程量根据断面设置和监控频率估算,本项目围堰监控的工程量如表5所示。表5监测频率表观测项目表面沉降表面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断面数量(个)222222每个断面数量(点/孔)442每个断面数量(米)30观测次数(次:)898989观测工程量7832点次7832点次1174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