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董峥嵘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2、能力目标: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3、情感目标: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通过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4.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重点是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处理办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加强直观性,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5.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难点是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处理办法:先让学生了解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基本史实,再指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归纳、概括出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畅通是其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二、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唐朝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先进的科举制以及唐朝和边疆少数民族的密切联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请读课题——《对外友好往来》(一)新课(1)师:请欣赏一组图片(世界各国的唐人街图片),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略)师:为什么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因为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所以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个称呼至今仍在一些国家沿用。)师:那么,唐朝与哪些国家和地区往来密切呢?PPT:“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让学生找到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新罗、天竺、大食、波斯、拂等国家和地区。)(2)师: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唐朝和日本、新罗、天竺的友好往来。PPT:日本遣唐使船。问题:请说出唐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史实(学生看书后回答: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使团规模庞大,成员素质较高。)思考:“为什么他们要源源不断地到唐朝去呢?”PPT: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唐这个国家,法律完备,文明发达,是个值得珍视的国家,应该常去学习。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文化有哪些影响?(1、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2、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3、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如穿和服、茶道、书法、建筑样式等))PPT:展示唐朝对日本影响的系列图片。师:唐朝也有很多去日本的使者和僧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鉴真。。PPT展示“鉴真像”“唐招提寺系列图片”由学生讲述有关鉴真的故事。体会鉴真东渡先后历经12年,六次起程,五次失败,出生入死,终于在他66岁高龄时,搭乘日本“遣唐使”回国的船只,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到达日本,受到天皇和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师:“鉴真到日本后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什么贡献呢?”(鉴真向日本传达了当时高度发达的中国文明,如医药、建筑、还有从国外传入的佛教等。)师:“在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中,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讨论后:日本非常善于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并且在吸收先进文明后,不断创新。日本大和民族这种善于学习、勇于进取和敢于改革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3)唐朝除了和日本有密切的交往,还和亚洲的新罗也来往频繁。PPT:人物简介:崔致远。师:“崔致远是新罗与唐朝的文化交流的一个方面,新罗和唐朝的交往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答案。)(4)师:在亚洲除了上述两个国家外,还有一个国家和唐朝交往的次数不是很多,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影响却非常深远。请看图片(配乐),问:电视剧《西游记》中的故事和人物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略)师:唐僧的真实名字叫玄奘,在中国历史上,玄奘确有其人,到西天取经也确有其事。那玄奘西游取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一位同学讲讲玄奘在天竺宣讲佛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