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中学三案设计年级:七年级学科:生物课题:练习使用显微镜课型:新授(两课时)备课时间:9.26主备人:冯海燕审核人:燕会婷学习目标: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2、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3、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环节一、学习P37页:认识并能指出各结构名称。二、学习P37——40页知识,小组合作解决下列问题: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2、从显微镜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像。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怎么计算?4、怎样才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5、使用显微镜观察,在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显微镜的哪个结构?为什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解决出示的问题,教师强调,学生必须明确哪些问题通过课本的学习可以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到练习使用了显微镜之后再解答。观察除了用肉眼看,还可以借助各种仪器,比如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微小的物体。在此提到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观察。合作交流环节1、小组内学生交流上面自主探究环节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答案。2、练习使用显微镜,一学生操做,另一学生看,随时指出操作不当之处。3、进一步探究:将玻片上、下、左、右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动?1、交流时,小组内只讨论有疑问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讨论无果时,等待老师的解答或实验完毕后再解答。2、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使用、观察显微镜的情况。强调: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物镜,学生自己思考原因。展示点拨环节1、学生一一说出显微镜各结构名称。2、各小组展示自主探究环节二中的问题。1、教师指,学生答。教师有针对性的让学生重点认识几个结构。比如:目镜、物镜:给学生说出它们有放大倍数不同之别。转换器:强调选择物镜时,怎样转动转换器。还有反光镜等等。2、前四个问题通过课本的学习,学生应该能自行解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白亮的视野。3、学生动手使用显微镜,可能出现的问题: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决,第五个问题等到使用过显微镜之后再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强调显微镜使用步骤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3、原因:没有对好光;标本没有正对着通光孔。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内,镜筒缓缓上升。巩固达标环节通过习题练习反馈学生掌握知识情况。1.使用显微镜时,取镜要用一手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放在自己实验台的偏___的位置,然后安装好__________。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____倍镜对准_________,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________也对准__________。用____眼朝_______里注视,____眼睁开,然后用手调节_________,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为止。3、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写在玻片上的“上”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什么字?4、低倍镜与高倍镜下哪个看到的细胞数目多?在显微镜下不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必须是透明的材料才能观察到。教学反思:实验前做好理论分析,实验中现象分析要详细,引导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做好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