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讲四有作合格党员讲四有作合格党员党课主讲:张国清20XX.11.4“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全体党员要从学入思,从思到行,做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性,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作为全体党员在新常态下思想、工作和生活的坐标,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思想深处给人生找准坐标。讲政治,有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员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一名相信科学立志于科研的高校“青椒”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党不灭的理想、不泯的信念和对此不死的坚持鼓舞鞭策着我,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教学科研中,不会“补钙”,不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总“啃老”是会落伍的。因此我对自己严格要求,别人知道的自己要知道,别人不知道的自己也要知道,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要不断更新,相关领域的也要不断充实,而且“风物长宜放眼量”,即便遇到挫折也力求做到不因困境而消沉,不因逆境而动摇。讲规矩,有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意识应该是我们党员要练就的“金刚不坏”之身。康德曾说过人作为理性的存在,其尊严是与其遵守普遍法则的能力和意志相联系的。是否知道规矩,是否知道遵守规矩,如何将“规矩”内化于心,融进我们的血脉,落实到我们工作与生活中,是我们党员都应认真深思的问题,也是我们高校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讲道德,有品行。万事德为先,我们常说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大德之行,必有大治”,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行为底,必会摔跟头,如果我们党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行为底,则会基石不稳。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日常的行为举止第1页共8页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三观,也最能反映一个共产党员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因此我们要筑牢道德品行之基,我们应自律修身,时刻自省,自觉锤炼。讲奉献,有作为。讲奉献并没有过时,有人说世间最庄严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好事。在瞬息万变的各种新形势下,我们共产党员应多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应以更坚定的姿态去只争朝夕,不沉溺于幻想,不贪图于安逸,不彷徨于困难。身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奉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从严要求自己,力求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在科研中,我们要敢于面对科技难题,不怕徒劳无功。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莫让浮云遮望眼”,就让我们的青春奋斗和中国梦一起在开拓和奉献中完美结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本领,勇敢肩负起时代的重任第二篇: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共产党员,是无上荣光的称号,是先锋模范的标志,是高尚品德的体现,是催人奋进的旗帜。做合格党员,必须对标“四讲四有”,在“做”上狠下功夫,踏踏实实、孜孜不倦,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升华,把合格党员标准体现在方方面面。做合格党员,就是要讲政治、有信念。要恪守信仰、对党忠诚,在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的基础上,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我认为:信念,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坚信某些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并力求实现的一种观念形式。也许有人会说信念原来是个“虚”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实不然,信念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它虽然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但具体到行为实践上,却是实实在在的,是有标准、可检验的。信念是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的情感和意志的统一。所以说,信念人人都会有,只是有的人的信念是崇高的,有的人庸俗的。在崇高的理想信念支配下,无数的前辈先烈们创造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将永远为历史铭记。今年4月14日,中国“两弹一星”功臣、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院士与世长辞,享年91岁。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第2页共8页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为了新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他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的儿子,有人问梁思礼:“您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