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要素与分值要素细则评分教学目标10分目标完整,体现课程标准三维教学目标要求目标具体,目标层次分明目标适切,符合学生实际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学策略15分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策略教学设计和教学预期合理教学资源准备适当善于创设教学情景,合理组织学生利用多种资源开展混合学习教学内容20分按照教学目标,有系统、分层次地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解难点,科学、有序地呈现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把握准确、恰当适当使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教学方法20分教学方式方法选择得当,有利于内容呈现和目标实现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注重改进教法,加强学法指导,教学方式转变明显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教育云平台,运用教育资源开展有效教学教学效果20分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相长,各有收获个性化的学习得到体现,信息化环境下学习能力提升得到体现学习评价10分根据教学目标,恰当选择评价类型、方式和方法重视反馈,及时矫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适时促进学生合作、交流的互动平台和即时呈现、反馈、评价的评价软件基本素养5分语言简洁明了板书设计合理仪态端庄大方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处置能力总评得分评语附件1:湖北省“优课”基本标准(试行)内容要素与标准教学设计(30分)1、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体现学科课程要求及学生认知特点。2、正确理解和科学处理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容量适当,重难点清晰。3、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科特点,教学步骤清晰明了,循序渐进。4、教学方法预设恰当,媒体运用和资源引入理由充分,有可预见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5、学生作业设计合理,针对性强,容量适当。6、板书设计简明扼要,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40分)7、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师引导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的价值。8、科学有序推进教学进程;学习资源引入运用恰当、有效,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9、恰当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以及网络平台等辅助手段,有效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10、合理选择信息技术手段、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11、教学过程流畅;教学过程中多边互动丰富且有实效,教学生成性问题处置恰当。12、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精讲精练,学以致用。教学效果(30分)13、达成预期教学目标,教学效率高。14、学生参与学习有广度和深度,有显性和隐性的学习收获。15、有独到的学科思想和教学策略,有一定的个人特有的教学风格。16、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关注度高。说明:1、“教学设计”以参评教师提供的教学设计文本为依据评价;“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参评教师提供的课堂实录(视频)、专家点评(视频)、测评练习、教学课件等为依据评价。2、视频制作符合相关录制标准;各项得分须在整体把握前提下确定,不可只取一点而不及其他。附件2:湖北省“优课”录制最低技术规范内容要求与说明技术标准1、至少两台摄像机现场同步拍摄教师和学生,或后期合成。2、课堂实录的格式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课堂实录原片分辨率在720*576或以上,码流为0.5-1Mbps。(有条件的地方建议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3、画面色彩还原正常,多台摄像机色彩一致,声音拾取清晰,无电流杂音,无明显失真,音量适中。节目格式1、录制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头时长不超过5秒。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年级、上/下册、版本、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2、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拍摄要求1、拍摄:画面稳定,聚焦清晰;画面推拉摇移跟等运动平稳。2、取景:老师以近景为主,特写为辅;学生以中景、近景为主,特写和全景为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景别切换。3、构图:突出拍摄主体,符合美学原理。4、抓拍:熟悉课堂教学内容和进程,及时抓拍有关画面;注意特写的应用,清楚展现有关细节。5、布景:符合一般课堂教学环境,整洁、光线充足、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