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烈山区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分析2014年烈山区数学检测卷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8大题,23个小题。第一题为选择题(每题4分,共10小题),第二题为填空题(每题5分共4小题),第三到八题为解答题(每题分值8-14分,共9小题)。符合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特点,考查全面,难易兼顾,是一份值得肯定的好试卷。试卷遵循《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努力实现数学学科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试卷的编制既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又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发现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能否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所解决的问题。试题紧扣双基,贴近生活和时事,既考虑到了知识的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包括压轴题在内的23道题,没有学生感到特别“别扭”的怪题,所以被调查的老师学生多数感到今年试卷相对容易。下面具体谈谈试题及学生答题情况与启示一、试题特征1、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试卷没有超出《安徽省中考(数学)纲要》的要求,试题设置有一定的梯度,选择题和填空题除了最后一题较灵活之外,其它都是常见的常规试题,解答题的前两题也都是最基础的化简计算和解方程。整张试卷中“数与代数”约占50﹪,“空间与图形”约占37.4﹪,“统计与概率”约占12.6﹪.均接近于前几年中考各部分所占比例的平均值。2、注重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试卷中对于方程及其应用、整式和分式的化简、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图形变换、统计以及函数等中考重要知识,考查的都很基础,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没有思维障碍,应该比较得心应手。对于有一定灵活性的解答题,也都设置了多个问题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分步入手去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水平。3、注重思想方法,关注初高中衔接:试卷除了对于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都有必要的考查外,特别对分类思想考查的比较多,如试卷的第10、17(2)、21(3)都要考虑到两种或三种情况,考生有时不一定会考虑的那么全面,在这方面常有丢分现象。这些数学思想也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基础,尤其是高一的第一学期,对于函数和分类思想的重要,体现的尤为明显。4、试题很新颖:试卷中对于不等式、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解三角形、相似形的考查,有些题目没有直接呈现需要考查的知识点,而是将它们渗透在其它问题中,需要考生在解答时能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如果想到的话问题很容易就解决,如果思维不能拓展延伸的话对于考生来说就变成永远的遗憾了。如试卷的第14、21(2)(3)、23(3)题。二、试题考察的主要内容①“数与代数”中涉及的内容和方法:数的表示,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根式、分式的运算,一次、二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函数,归纳法等。②“空间与图形”中涉及的内容和方法:特殊图形(角、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的识别和特征;图形的运动,视图,三角函数,图形与坐标,全等图形的应用,简单推理证明。相似形的考查③“统计与概率”中的内容和方法:简单概率的计算及统计数据的处理及其应用。三、学生失分点及失分原因这份试卷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感觉比较平和,能使学生以平静的心态自然进入考试状态,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数学能力正常发挥出来。这份试卷中有部分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例如第10题需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耐心去阅读理解,在画图中操作摸索思路,分析推理尤为重要,理解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如第17题(2)21(2)学生不容易准确找出两个变量的关系,从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第14题中①②两个结论很容易判断,而③④两个结论得出合理的推理不易。而第23题中的(1)比较容易得分,而第23(2)、(3)两小题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清思路,找出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对答案作出合理分析和取舍。其次在阅卷过程中学生在答题时还存在以下问题导致出现失分。1、基本概念不清。如第15题将化简与因式分解混淆,又如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