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武汉市江夏区教研室张春霞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关于习作教学现状的分析一)学生习作现状1、不愿写(怕)2、写不好(假)3、写不出(空)4、量不够(少)二)原因分析A、从学生的习作状况分析,主要原因是:1、缺素材2、少个性3、无乐趣B、从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作法,主要原因是:1、习作要求把握不好;2、指导办法显得不多;3、职业态度不够端正。二、“课标”关于习作的几点理念有关习作的描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习作,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各年段对习作的要求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话,培养兴趣)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不拘形式,感受,培养自信)第三学段:“懂得为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而写;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习作和想像习作;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目的,开始关注“我”与“他”)1、立足“童趣”不“越位”2、尊重“童心”免“错位”3、激发“童趣”求“到位”写作与生活要紧密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小学淡化文体,鼓励不受拘束地表达,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在具体要求上,不再从中心、条理等方面提过高的要求,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用的书面表达能力。小学习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具体来说,有几点需要重点理解与认识:1.习作就是用语言进行交往。2.习作必须回归生活本源。3、习作倡导自由表达。4、习作应该彰显学生个性。求真、求实、求活、求新,是小学生习作追求的境界。新课标下的习作教学策略一、找准突破口,激发习作兴趣1、降低要求,消除神秘感2、及时反馈,点燃习作情3、交流展示,增加成功感A、设计“最佳作文欣赏B、鼓励投稿C、编《优秀作文集》D、鼓励写博客二、注重体验观察,积累材料小学生学习写文章是一种综合训练,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常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的时候就成了极关重要的东西。基础结实,构思、动笔、修改总不至于太差;基础薄弱,构思、动笔、修改就没有着落,成绩就很难说了。”(《叶圣陶文集》)1、潜入书海,在阅读中积累素材2、在具体经历中积累感受,增强体验10岁以前孩子必做的32件事: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用面粉捏小玩意儿;采集青蛙卵;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上种水仙;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在院子挖个洞穴;用手和脚作画;自己搞一次野餐;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用沙子“埋人”;做面包;堆雪人;创作一个泥雕;参加一次“探险”;在院子里露营;烘蛋糕;养小动物;采草莓;玩丢棍棒游戏;能认出5种鸟类;捉小虫子;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在公园找10种不同的叶子;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和别人小小地打一架。⑴言传身教,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