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园与家庭共育工作[内容摘要]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育的大环境,是建设高质量幼儿园的重要任务。做好家园沟通工作,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动态,以便与幼儿园搞好配合,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关键词]幼儿园;家庭;共育1993年,一篇关于中日少年的《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了罕见的中国教育大讨论。媒体曾报道过:日本孩子和中国孩子一起去野营的事件。中国的孩子们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弱不禁风和日本孩子的独立、坚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孩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的教育与国外的教育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共同的重视。教育从孩子抓起。作为孩子基础教育的基地:幼儿园,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尤为重要的。但是,这需要家庭教育完全一致的配合。如果孩子们从小就能培养起自立,自强和宽容,乐于助人的品质,对它将来乃至一生都会受益非浅。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国的研究表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因此,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育的大环境,是建设高质量幼儿园的重要任务。做好家园沟通工作,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动态,以便与幼儿园搞好配合,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两大教育环节,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由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组成这个过程,三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影响其发展最主要的是幼儿园和家庭。因此,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园互动形成合力。但家园互动的实现首先必须依赖于幼儿园主动开展家长工作。家长工作需要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有利于融洽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增强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使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感到放心,有利于家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是指幼儿教师主动地以多种形式与幼儿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向家长宣传、介绍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双方在彼此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沟通信息,共同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完成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既是幼儿园工作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也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教师工作的一项职责要求。作为幼儿园教师,更应该多了解一些家园联系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以便及时和家长配合,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目标。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教育观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和参与,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及时到位地与家长沟通、交流,会增强家园工作的合力,避免一些因沟通不够而产生的一些误解。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教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目前,我国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子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教育。比如:不少家长误认为向孩子头脑灌输大量的知识便是智力开发,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就能成才、成星,并以为这就是早期教育;有些家长忽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一)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多渠道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