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化学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第九单元溶液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C.均一、稳定液体都是溶液D.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3.某混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A.食盐水B.黄泥水C.空气D.不锈钢4.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B.果酱C.蒸馏水D.牛奶5下列调味品加入适量水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菜籽油D.味精6.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8.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这种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B.氢氧化钠C.硝酸铵D.蔗糖9.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吸热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分别蘸有浓盐酸与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ABCDX金属溶液纯净物化石燃料Y单质乳浊液化合物石油11.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B.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D.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浓度增大12.某同学对已学过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B.节约水资源就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益C.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D.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13.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14.归纳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的结论错误的是()A.浓硫酸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C.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不一定都要验纯D.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15测得某酒精(C2H5OH)溶液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和氧原子数相等,则该溶液中C2H5OH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A、1:1B、1:2C、1:3D、1:416.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右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丸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间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33.3%的KCl溶液D.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l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1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温度/℃1020304050KCl30g33g35g38g41gKNO321g31g45g65g88gt2℃(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由t1℃到t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18.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19.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g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20ga和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20.右图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B.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有晶体析出C.40℃时,75g饱和Na2SO4溶液中含25gNa2SO4D.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Na2SO4的NaCl2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