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华夏音乐之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一年级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的内容。本单元包括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两部分,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不同时期的简要历史和成就,体会时代、文化和社会对音乐创作的影响。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了解中国音乐进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第四单元的前三部分是根据中国应用进展的脉络设计的。“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精选,旨在通过倾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初步知晓音乐与其它学科的一些关系增进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本课选取了《八音和鸣》《酒狂》《阳关三叠》《黄莺吟》《湘妃泪》5部作品。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辨别古代乐器钟、磬、琴、琵琶。这是为了完成智育目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情感目标:能仔细倾听本课的音乐作品,体会古人的情感;能说出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的一些区别。超极化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这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3、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随乐曲哼唱《阳关三叠》《黄莺吟》两首歌曲,并记住《酒狂》、《湘妃泪》的主旋律这是为了完成美育目标。以上是我制定的本课教学目标,重点是辨别古代乐器难点是记哼唱两首歌曲。三、学生分析:高一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后,在鉴赏能力上应该有一定的提高,加上是本国、本民族的音乐,学生应该能对音乐的内涵有所体会。但是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并不完整、不系统,要真正的理解音乐、说出作品在节奏、调式和声等方面特点还有一点的难度。同时,学生所喜爱的是现代流行音乐,虽然本节内容非常好听,但学生也会对本节内容会有点不喜爱,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针对以上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四、教学原则1、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作为一名老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引领者。不能以传授为主要手段,而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2、直观性原则:音乐是直观的,必须以学生直接倾听为主要手段。3、德育为先的原则:音乐鉴赏是培育学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为目的’的,放弃了德育,鉴赏就毫无意义。有了目标和原则,教学方法才具有意义,下面我解说一下本课的教法设计。五、教法设计1、本课为一个课时,一共选编了五首乐曲,约16分钟。其中《酒狂》《阳关三叠》《湘妇泪》可作精听曲目2、鉴于本节为第二学期的起始课,而且人文底蕴比较厚重,可结合历史、唐诗、宋词等进行人文教育。3、本节介绍的几首器乐曲在的乐器,可以图片作为介绍,其中古琴已被联合国批准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介绍要全面,要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底蕴。4、本课主要使用的设备主要是多媒体教室,我准备用播放音乐、Flash短片、图片,并通过分组讨论、反复模仿等手段来突出重点。同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融入音乐体验中去。以上是我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分析,接下来我介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下我的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我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导入。用寒假中的《春节联欢晚会》为起点,指出现代音乐中传统越来越少,要想提高个人素养,必须学习古代音乐中的精髓,那么今日我和大家一起到古代去游览去感受一下古代音乐作品。2、设计问题,讲授新知识。(1)问题:中国五千年文化起于何处?中国古代音乐源于何处?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出中国音乐源出“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并介绍我国古代乐器制作的精湛工艺。(2)播放乐曲《八音和鸣》体会楚调的韵味。播放前要先介绍作品的时代和背景。在欣赏的同时,老师展示编钟、磬的图片并指出编钟、编磬的华彩乐段。乐曲时值不长,可重复一次欣赏,以增强学生的感受。(3)问题:“文人四艺”是什么吗?那么“四艺”中关于音乐的是什么?通过学生们回答问题,介绍乐器古琴。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最有代表性的乐器,古琴是培育学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