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小学数学新课堂模式探究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诠释二、如何构思新课堂的教学流程三、新课堂模式的教学流程“先学”,就是学生按照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进行预习(看书、自学、练习);“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合作、探究,教师作评定、补充、更正。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诠释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就是要依据学情,即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也就是在恰当地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核心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精(少)讲学生多练,即“让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诠释1、明确教学内容:①熟知课程标准;②熟读课本内容;③了解练习题型(教材习题、练习册、教学参考书)。2、掌握学生情况:也就是对学生情况的分析,这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学生的学习困惑、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二、如何构思新课堂的教学流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二、如何构思新课堂的教学流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3、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学”而设计,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而服务的,它的依据是课程标准。通常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确定。4、把握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析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单元知识点。如果知识点是某个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这就是本节课的重点。一节课的知识点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二、如何构思新课堂的教学流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难点:通过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困难的知识点就是难点。有的知识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有的知识点是重点但不一定形成难点;有的知识点是难点但不一定是重点。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必须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5、设计教学流程:细化知识点→精心设计三个练习(检查预习、巩固练习、拓展练习)→有效组积小组合作学习→适时适度做好课堂小结。(一)学生预习①预习内容的确定:根据新课的知识点,找准预习的切入点;预习内容要落实到实处,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大而空;预习新知识要以旧知识作为铺垫。②预习的方法:习题式预习法;体验式预习法;阅读式预习法。三、新课堂模式的教学流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三、新课堂模式的教学流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二)检查预习①检查预习的方式: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教师提问式检查、学生板演、教师批改等)。检查的时间尽量放在课前的课余。②检查预习的策略;根据检查预习的反馈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备课时的预设;紧紧抓住预习中学生出现的带有普遍性错误的地方,并把出现的错误和当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整合并衔接起来,教师要对预习的完成情况展开小组间评比,从而激发学生团队互帮互促意识。三、新课堂模式的教学流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三)合作学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精髓在于把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然而进行生与生、师与生、师与文本、生与文本的合作学习。①从检查预习切入知识点学习的方法有:纠错式切入法;情景式切入法;体验式切入法;温故知新切入法。②合作学习的表现:倾听(尊重、信任)—交流(理解、沟通)—协助(互助、竞争)—分享(体验、反思)。③合作学习的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评价。三、新课堂模式的教学流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四)巩固练习此环节的练习题,应重点体现当堂课的知识点,要以中等生及以下为着眼点,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设计时应注意: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与学生的反馈相结合;与新旧知识相结合等。练习时,应抽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学生进行板演。三、新课堂模式的教学流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五)更正交流针对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教师要相方设法去引导,让师生、生生之间通过交流碰撞,尽量让学生去更正,自己去悟出正确答案。这个环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