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说课理论的再认识一、说课的概念本人非常欣赏郑金洲教授给说课下的定义:说课是教师主要用口头语言对自身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的教学行为。它作为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基本构成,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延伸和扩展,是教师总结经验、发现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智慧的重要手段和桥梁。二、说课的意义说课的理论和技术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校本教学研究的有效途径。说课是一种集体备课的形式,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之间进行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智慧的交流。通过说课,教师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预设学习中的各种“教学事件“,反馈教学中的得失,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研究。从学校层面讲,说课有利于建构教学研究的抓手。这是因为说课的对象是教师日常工作中每天都要面对的“课”,借助于课这样一个抓手,教师可以在研究中有效融合理论与实践。说课还有利于形成教师研究共同体。教师的教学研究需要教师专业社群组织的支撑。只有在教师研究共同体内,才能营建起良好的研究氛围,才能产生有实效的研究。三、说课的特征说课具备以下三个特征:说课首在交流,真实有效的说课应该在一种合作与交流的文化中展开,而不是“独白”;说课重在分析,不是简单的叙说,更重要的是说明,分析与诠释,对教学设计背后的意图、目的、理论依据、个人立场、文本进行深度的剖析,这样的说课才有交流的价值;说课要要凸显智慧,教学实践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实践智慧的场域,说课不要压抑和禁锢教师个性化的说课风格,切忌机械呆板的管理模式,也不要构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实施模式。四、说课的内容1.说教材说课首先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说教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如何教“。说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要说明课标对所教内容的要求,脱离课标的说课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还有说明所教教学内容在节、单元、年级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明教材编写的思路与结构特点。(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说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二说目标的可行性,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切合各种层次学生的实际;三说目标的可操作性,即目标要求具体、明确,能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3)说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点。教学难点,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并要具体分析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2.说学生说学生就是分析教学对象。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说课必须说清楚学生情况。这部分内容可以单列,也可以插在说教材部分里一起说。说学生包括:(1)说学生的知识经验。这里说明学生学习新知识前他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这种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说学生的技能态度。就是分析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所必须具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态度。(3)说学生的特点风格。说明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由于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形成的学习方式与风格。3.说教法与手段就是说出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说教法组合及其依据。教法的组合,一是要考虑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二是要考虑师生的劳动付出是否体现了最优化原则。一般一节课以一二种教学方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说教法组合的依据,要从教学目标、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知识基础与年龄特征、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学校设备条件等方面说明。因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教法和学法同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还要说明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规律。(2)说教学手段及其依据。教学手段是指教学工具(含传统教具、课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选择及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