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龙门亮剑》高三政治一轮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知能提升(九)新人教版必修3(本栏目内容,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单独装订成册!)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09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展示工程,创新载体和传播方式,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信息、体育、动漫创意等产业相结合。下列活动,一定属于文化活动的是()A.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投给谁”B.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C.到银行贷款买房子D.旁听一次“听证会”【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对政治、经济、文化相关概念的理解。A、D两项是政治活动,C项是经济活动,只有B项符合题意。【答案】B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基本崇尚色,它象征着吉祥、喜庆,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却有着相当强的贬意,它让人联想到“火”与“血”,象征着残暴、流血;白色在中国文化中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着死亡凶兆,而西方文化中的白色象征着高雅纯洁,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纯真无邪。中西方文化中颜色意义的差别,主要说明()A.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B.不同的国家性质决定着颜色的文化内涵不同C.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决定颜色的文化内涵不同D.颜色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答案】A3.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学上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源泉【答案】B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的解读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这里的“多种声音”可以理解为()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C.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D.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没有相同之处【解析】材料中的“多种声音”实际上就是说不同文化各有特色,选C。A、B不符合题意;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有其共性,D表述有误。【答案】C5.近来,根据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电视剧,如《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的兄弟叫顺溜》的播出屡创收视奇迹。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解析】这些根据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电视剧,受到了观众的好评而且创下了较高的收视率,可见A符合题意。B与题意不符;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表述错误;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D表述错误。【答案】A6.城市雕塑,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艺术门类之一。城市变迁见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道路,而城市雕塑又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材料表明()A.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体现出来的B.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C.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D.文化由人创造,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解析】题意旨在说明城市雕塑这门艺术反映了城市变迁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变化,强调文化由政治、经济决定,可见B符合题意。C、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人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出来,A说法错误。【答案】B7.中国古代通过制礼作乐维护封建等级秩序;韩非论法,让秦国一统天下;一百多年前“闭关锁国”的思想禁锢,让中国陷入一片黑暗。材料主要说明()A.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和发展文化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C.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D.文化必将带来一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选C,B不合题意。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影响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A、D表述有误。【答案】C8.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可见()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②科技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③文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④在经济发展中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材料说明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与题意不符。【答案】D9.下列对下图漫画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