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龚全珍日记选》有感江西萍乡九十多岁高龄的龚全珍老人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听到这一音讯我十分惊喜,在萍乡生活学习四年依然有一点感情的,萍乡是中国革命圣地之一,被称为辛亥革命的预演地,著名的萍浏醴起义就举义在这里,毛泽东等人曾在这里组织领导十屡次工人运动和武装斗争。由江泽民题名的秋收起义纪念碑就矗立在秋收起义广场。萍乡也素有“读书之乡,教育之邦”的雅称,正是在这片红土地上,龚全珍老人坚守着“艰辛奋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一心为公”的精神,实践着作为一名老党员的信念,同时作为一名从教一生的老校长,她还关怀下一代成长,并用本人的实际行动妨碍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和老师。读了龚全珍老人的日记,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信念,明白了怎么样才叫坚持。“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这是她的丈夫甘祖昌将军说过的话,龚全珍老人用整个后半生做了忠诚的实践。数十年来龚全珍老人以雷锋为标杆,身体力行,生命不息,效劳不止。不管是当老师,依然退休之后发挥余热关怀下一代成长,以及担任社区龚全珍工作室辅导员等等,她都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学校、机关、工厂、社区、福利院……处处留下了老人的身影。每周去一次福利院,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本人衣食俭朴,却用本人平时省吃俭用积累起来的生活费来协助学校,为图书室添购书籍;赞助贫困学生;凡此种种,确实是龚全珍老人忠贞不渝和不懈坚持,也足见她对丈夫的爱。拿龚全珍老人和本人比显得非常自不量力,但看到她的事迹,反思本人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多少次漂亮打算夭折在念叨声里,多少个说好的商定被遗忘在风中,即便是每天几分钟的付出也不能长久,更别说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付出,在崇拜之余深感余望尘莫及只能是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