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簇合作学习|【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适应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社会的需要。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竞争,更应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共同探究,实现共赢。【关键词】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学簇;合作学习【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XX)06-0239-02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簇合作学习是各个环节必不可少的。具体表现为:首先、自主学习,为合作探究做准备在自主自习课上,学生通过独学,自主读书,完成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知识框架的构建,然后对学,进行小范围内交流,把学习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为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释疑做准备。其次、学簇展示,不同思维交汇融通各簇成员聚焦在自己学簇的白板前,利用这个平台,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到学簇内部进行深入交流。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学道百分之七八十的问题。再次、学室展示,解放心灵展示风采全班同学共同探讨上一个阶段聚焦的疑难问题,教师也参与其中,形成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解决共性,激发思维的良好态势。其间的质疑对抗,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意识得到培养,质疑、批判、求索的精神得到锻炼,合作学习跨越到一个新境界。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和探索,课堂成为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气的交流对话。最后、小结检测,精炼呈现合作成果经过前面几个环节,各簇对本节知识了然于胸,由每簇两名学生合作小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在白板上呈现,力求简洁第1页共4页精炼。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必须学会与同伴合作。通过观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簇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仍存在一些问题,譬如:(1)学生的集体观念不是很强,合作不主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同一学簇的多数成员很认真,为了学簇的利益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但是总是有极少数学生(不是每簇中最差的),我行我素。(2)学生不懂得通过学簇的力量解决问题,合而不作。学簇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学簇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解决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这种意识并不是很强,遇到问题就问老师,不顾其他成员的意见;也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会了,不去理会其他成员;老师提出问题积极举手表现自己,恨不得一节课老师只与他一个人进行交流等等。(3)学生未把握合作的真谛,合而滥作。学生有时出现为了学簇得分,就简单问题进行争抢,甚至出现怪题设计的现象,过于重视分数。为了得分而出现赌气、上课埋怨等现象。优秀生不愿意帮助别人怕耽误自己的学习、后进生违反课堂纪律等。(4)学簇内角色分工不到位。学簇内成员担当的角色比较固定,往往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学科代言人,而忽视了表达能力较差学生的锻炼机会。合作学习时,不少同学在学簇活动中无所事事,或做与学簇活动无关的事情,学习成绩好的展示时自然成了展示精英,而学习困难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只是其陪衬。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解决这些问题。(1)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与合作学习技能。老师在平时就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学簇合作学习中要做到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第2页共4页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并在学簇合作学习中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学会讨论问题、学会表达观点、学会竞争合作等各种能力,引导他们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使他们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不但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而且可以解决很多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2)确立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簇成员不仅要理解学簇的共同目标,在认识上达成一致,而且还要努力实现这一共同目标,最终把共同的目标转化为学簇成员的内在需要和自觉的行动。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