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学案内容预览:三十词五首学案【学习目的】1、积累文学常识,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才能;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才能;通过讨论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才能。3、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学习重点】1、精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2、归纳比拟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学习难点】精确默写,理解运用。【知识链接】1、李清照(1084-约1151),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非常早就受人留意。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青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补之常向人赞扬她的诗句。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非常品高的文化涵养。【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千嶂里()燕然未勒()羌管()擎苍()貂()裘()鬓微霜()千骑()酒酣()何妨()谴冯唐()麾下()炙()了却()的卢()2、《望江南》,选自《》,《望江南》是。作者,是(朝代)词人,诗词兼工,是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3、范仲淹:(朝代)家、家,他有“”的旷达胸襟和“”的政治抱负。他的代表作《岳阳楼记》,写于他被贬谪的1046年,而就在他被贬谪的前4年(1040年),他还在塞外征战。4、《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我们在初二学过他的一文一词,分别是,。5、《破阵子》选自《》,作者,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我们初一时学过他的一首词是。【合作探究】(一)《望江南》1、本词虽短短2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试给这个故事理清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词中前八个字写了女子什么心态?3、能够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点?4、反复吟诵本诗,体会词中女子的情感的变化。5、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6、由上题推断,本词写了女子什么样的情感?7、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尽”能否改为“境”,为什么?(二)《武陵春》1、有人说,这首词的上阕没有一个“愁”字,却句句在写愁。你同意吗?请作分析。2、上片中“,”句,表达了作者对丈夫无限思念的情感。3、“咨询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变化?3、评论认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一个“创意出奇”的句子,请说说他奇在何处?(或咨询:如何理解鉴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三)《渔家傲》1、词中“”字直截了当点明了季节,“”四字间接点明了季节,紧扣标题。2、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在词中,风景异的详细表现有:⑴;⑵;⑶;(4)写出了边塞萧瑟、荒凉、戒备森严的风光。3、由“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句,你容易想起王维《使至塞上》的,诗句;从“浊酒一杯家万里”你想起了《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句。因此,从环境描写和内容上看,整首词意境开阔,苍凉悲壮。4、上阕描绘边塞苍凉又壮阔的景象,隐隐显露出边城严峻的军事情势,下阕抒情,抒发了怎么样的情?5、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抒发了守边将士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情感。6、请找出使用典故的句子,并说说典故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四)《江城子》1、上阕叙事,记叙了的壮观场面。2、“老夫聊发青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表达在哪些地点?3、下阕抒情,抒发的爱国之情。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典故?详细分析其作用。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6、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请写出来。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精读精练】理解赏析《破阵子》1、上片写生活,战前预备。首句是写,后几句是写。2、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和“”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