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周长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能测量和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3、能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教学内容:什么是周长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3、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教学难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什么形状的?小蚂蚁沿着树叶的的边缘爬一周小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二)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45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1、请同学们用笔画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形。2、小组汇报学生各自尝试画的树叶。3、解决问题:你们有办法量出那片树叶边线的长度吗?请试试。4、学生单独测量或小组合作测量一片树叶边缘的长度。三、反馈交流1、请同学们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来。(2)先用线来测量这条曲线,再用尺子来量线的长度。(3)用皮尺沿着所画的边线直接测量。2、同学合作完成摸一摸:(a)课桌面的边线。(b)数学书封面的边线。3、实践活动(1)量一量你的腰围和头围,并与同伴说一说。(2)量一量一片树叶一周的长度,并与同伴说说你的方法。4、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四、精讲点拨: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五、当堂训练:完成课本45页数一数。六、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布置:测量餐桌面的周长。第二课时什么是周长教学内容:复习巩固周长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周长认识。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形等图形的周长3、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周长认识。教学难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图形的周长。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出示)集体回顾什么是周长?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2、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1)(2)三、精讲点拨: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四、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46页的2题2、填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订正(1)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条边长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指的是()条边长的()。(2)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0米,其中一条边是10米,另一条边是15米,第三条边是()米。(3)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11米、15米、18米、9米,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米。(4)长方形是()相等,正方形是()相等。五、课堂小结:同桌之间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第三课时长方形周长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通过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体验方法科学性。3、结合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学具:长方形图形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