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读下图甲和图乙,回答1—3题。1.图甲所示地区海岸线非常曲折,将会使当地()A.飓风影响范围扩大B.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扩大C.洋流对沿岸的影响减弱D.围海造田难度降低2.图乙所示地区()A.沿岸有季风洋流B.山脉南北纵向排列C.有小面积的沙漠分布D.降水的季节变化不明显3.两图所示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是A.有多种补给水源B.有较长的结冰期C.有凌汛D.含沙量大读“地形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4-5题;4.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因受寒流影响,形成热带荒漠带B.②处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C.③处所在地形区易出现寒潮、飓风等灾害性天气D.④处北部铁矿储量丰富5.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部已形成世界巨大的城市群B.中部地区乳畜业发达C.西海岸地区的科技优势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D.南部形成以纺织,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区读下图,①、②、③、④四地为四条河流的入海口附近,据此判断6—7题:9.河口附近地区石油资源最丰富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10.②河流经的城市有A、万象B、巴格达C、上海D、堪培拉读图“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1-13题。11.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A.水能、风能B.太阳能、地热能C.生物能、核能D.天然气、石油12.A地形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是()A.林地B.草地C.耕地D.沙漠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B.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C.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D.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地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4~15题。14.该河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南方地区15.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A.小麦B.甜菜C.棉花D.小米读下面我国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回答16~19题。16.图中山脉是()A.太行山B.秦岭C.天山D.喜马拉雅山17.图中山脚甲地气温为26℃,则山顶约为()A.9℃B.5℃C.1℃D.0℃18.山脉以南地区分布的自然带主要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19.山南的河流a的北岸沉积现象明显,说明该河流的流向是()A.由东向西B.由西向东C.由北向南D.由南向北读下面“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0题。20.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差异B.海陆分布C.地势高低D.环流形势读“°N(110°E~118°E之间)地形剖面图”,回答21~23题:21.西柏坡所处山地的典型植被是()A.热带季雨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2.①地是()A.阴山B.大别山C.太行山D.秦岭23.②是()A.北海B.南海C.东海D.渤海读“我国沿30º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24~25题。24.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①年太阳辐射量②7月均温③地势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25.②曲线在b处数值很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气温低B.云量多,反射强C.距海近,水汽多D.纬度低,对流旺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读下面两大半岛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甲、乙两半岛的名称分别是、。(2分)(2)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1分)(3)甲半岛A地位于乙半岛B地的_______方向。(1分)(4)A点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点是,形成原因是。(4分)(5)图中两半岛的地势特征有何差异,说明判断依据。(4分)27.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1)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简要分析其成因:(4分)(2)在自然带A、B、C、D中,名称相同的是____(填写字母)自然带C→D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引起。分析造成该条件变化的原因。(4分)(3)③④两地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分析原因.(3分)(4)F、G两地易发生地震的是,分析其原因。(2分)28、读右图,回答问题:(15分)(1)F山脉名称,走向是(2)写出下列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G;(3)写出下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