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00分第一卷(共13分)一、根底知识积累与运用(13分)1、以下加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蓦然(mò)讪笑(shān)菜畦(qí)叱咤风云(zhà)B、行辈(háng)踱步(duó)脑髓(suí)锲而不舍(qì)C、培育(b)ŭ脚踝(huái)嫉妒(jí)不为人知(xiǎn)D、可汗(hàn)踌躇(chú)污秽(huì)气冲斗牛(dòu)2、以下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斑澜谰语悼念炯乎不同B、搏击脉搏毕竟锋芒必露C、教导晦暗振奋义奋填膺D、魅力魁梧气概大方淋漓3、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的转轨,是一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入变革。这次变革要求学生,,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力求德、智、体、美全面开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素养、提高民族素养的目的。A.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制造B.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制造C.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制造学会审美D.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制造学会审美4、以下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音乐巨人贝多芬》中作者通过一次会见来表现贝多芬在音乐上的宏大造诣。B.《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作者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C.《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纳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涛崎岖,引人入胜。D.《未选择的路》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诗人本人对人生之路的考虑。5、以下句子朗读节拍划分不对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B.安∕能辨我是雄雌C.不闻∕爷娘唤女声。D.磨刀霍霍∕向猪羊6、关于以下这首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A.首句是说荷花虽已落尽,但遮雨的伞盖更旺盛了,赞美了荷叶的坚韧斗志。B.次句是说菊花虽已凋残,但枝径却仍然在严霜之中傲然挺立,赞美了菊的刚烈。C.此诗虽是即景,但诗人的个性、质量已随着对菊花的吟咏委婉而鲜明地表达了,因而,这即景、抒情、言志的诗篇。D.最后两句是说一年到头,确实是秋天最好,由于现在,橙黄桔绿,菊残傲霜。第二卷(共47分)二、填空、简答题。(10分)7、补全以下诗句。(7分)⑴,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⑵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⑶假设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⑷《木兰诗》中描写边塞恶劣气候的诗句是:,。⑸我国的古诗词中描写黄河的诗句非常多,请写出课外学过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综合性学习。(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请你依照本学期《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的积累完成以下标题。(1)写出有关黄河的俗语或谚语一句。(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探究题:请依照下面材料提炼出一个围绕黄河的污染与治理的观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拟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拟多,水草丰茂,清亮秀丽。【材料二】50年代兰州市雁滩滩边遍及红柳、芦苇,栖息斑头雁、高原山鹑等十几种水鸟,现在这些鸟种已没有了踪迹。60年代初,黄河甘肃段生长着花斑裸鲤、鲫鱼、赤眼鳟等40余种土著鱼,现在鱼类大大减少,有些已经绝迹。就连兰州人引以骄傲的兰州特产青白石白兰瓜,近年来也因浇了受污染的黄河水而质量下降。【材料三】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三、阅读理解(一)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9—13题。(11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