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实干兴区,争进十强”的发展目标,现就促进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努力形成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的合力1、牢固树立“工业立区、工业强区”的意识。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带动一、三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是衡量地区竞争力的标志。全区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工业立区、工业强区”意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牛鼻子”工程来抓,抢抓各种有利机遇,实现工业经济提速发展。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举措,形成共识,千方百计抓工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今后,只要有利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只要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没有明令禁止,只要不对本地资源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能够治理的,不论规模大小,不论投资多少,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新产业,都应大力引进、大力支持、大力发展、大力创新,毫不动摇地引导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毫不动摇地落实政策、强化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2、明确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紧盯“在全市争第一,在全省进十强”的战略任务,按照“一区两线三板块”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坚持科学发展原则,突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节能减排、扶优扶强、科技创新和品牌战略;坚持扬长避短原则,提升主导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坚持大小齐抓和内外并举的原则,一手抓“顶天立地”,一手抓“铺天盖地”,一手抓培优做大现有产业和企业,一手抓新上和引进项目。总体发展目标是:实干兴区,争进十强。发展步骤是:一年打基础,两年靠二十,三年四年大跨越,五年进十强。3、明确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和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第1页共8页势,集中力量支持机电汽配、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群,到年前力争形成3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即发挥紧邻东汽樊基地的优势,以长源东谷、荣华集团、轴承工业园等企业为重点,做大机电汽配产业,年力争产值达到35亿元以上,3年后力争形成100亿元产业规模;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以鲁花、万宝、正大、希望、安华、金安泰等企业为重点,做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在粮、棉、油的精深加工上进一步突破,年力争产值突破50亿元,3年后力争形成以纺织服装、粮油加工、饲料加工、蔬菜加工为重点的第二个100亿元产业集群;发挥立体交通的区位优势,以光彩、天润、新世纪建材、国邦等物流企业为重点,同时,尽快建成邓城生资大市场、鄂西北废钢大市场,做活现代服务业,两年后形成第三个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到年,全区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50亿元,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跻身全省工业强县(区)行列。二、着力解决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4、加大财政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区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优势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培育、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扶优扶强、企业上市、品牌建设、节能降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补助和奖励。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保持逐年增长。5、破解用地瓶颈。利用全省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一步争取土地平整项目,扩大占补平衡空间。充分发挥城投公司作用,包装一批项目,把全区破产企业的土地和闲置的土地集中储备起来,支持工业发展。借助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尽力储备更多的工业用地。按照“节约、集约、高效”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有效功能,大力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工作。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按目前的标准提高20%以上,绿化率不超过20%(除有特殊要求的产业外),在满足消防安全和建筑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工业用地容积率控制在1.0以上。建立工业项目效益评价制度,工业用地安排与亩产效益相挂钩。工业用地公开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