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田忌赛马》教学札记_6听一节公开课,上的是《田忌赛马》。文中齐威王、田忌和孙膑三人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教者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阅这部分对话,体会人物的神态和语气。然后在指名读时,教者则让学生自主选择,选择自认为能够读得比拟好的那个人物的话。结果点到的学生都选了齐威王或田忌。确实,这两语气特征明显:前者表现得十分骄傲,对田忌充满了轻视和讥讽;后者则对孙膑提出的再赛事充满了不明白。而孙膑胸中有数的语气则相对难以表现。学生选读前两人的对话实在是无可厚非,事实上他们也读得特别好。随着声情并茂地朗读,教学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因而赢得了听课老师频频的首肯。然而笔者认为,孙膑的话尽管难读,却恰恰是理解课文的关键。寥寥几句话,表达了他过人的洞察力。因而他的话不仅要读,而且要去渐渐研读。我想教者事先并没有想到学生不会选孙膑,出现如此的情况实属意外。学生避难就易,尚可谅解,可我们做老师的却不能一味地跟着学生的感受走,否则确实是避重就轻了。实际上学生自认为读不好的,恰恰确实是老师要精心指导的。惋惜教者并没有抓住这个契机?熏让学生通过孙膑的话去感知他的擅长观察和考虑,而是跟着学生走了。看似以学生为主体,热喧闹闹,实则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主题。曾几何时,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主宰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更多地以老师为中心。当我们认识到这一咨询题时,自主性学习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可在改革时,部分老师往往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强调老师放手和学生的自主开展,把老师的主导作用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变成学生想如何学就如何学,老师反而被学生在课堂上牵着鼻子走。所以,我们都明白,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彰显着其独立的主人翁认识。在这种认识支配下,他们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去独立探究知识。但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施行新课程标准之后,老师的作用并非弱化,而是角色发生了宏大的转变。详细地说,老师能够协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的,选择到达目的的最正确途径;指导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适应,掌握学习策略,开展认识才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凡此等等,无一不表达着老师的能动作用。我想,最完满的课程施行应该是让老师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只有如此,教育才能日臻完善,真正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