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七年级7狼和小羊一、教学要求7狼和小羊一、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明白得像狼一样的坏蛋要做坏事,总是要找借口的,对如此的坏蛋只讲道理是不行的。2.学会本课生字、词。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2.教学难点:明白得像狼一样的坏蛋,与他们讲道理是不行的。三、教具预备:1.教学挂图一幅。2.头饰两个:狼、小羊。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醒课题1.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一则寓言,标题是什么?(指名让一学生答复:《坐井观天》)它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指名让另一学生答复:讲的是小鸟和青蛙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板书:狼和小羊。张挂教学挂图。3.请同学们读一遍这篇课文的标题。4.哪个同学能告诉我,从标题上看,这则寓言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答:是在狼和小羊之间发生的故事)5.那么,在狼和小羊之间终究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来看课文。二、老师范读课文要求: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考虑两个咨询题:2.课文里写谁找谁的碴儿?为什么?三、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请同学们本人读课文,完成下面要求:1.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2.联络句子内容解词。3.想一想,狼一共找了几次碴儿?4.找出狼和小羊三次对话的有关语句。四、检查效果1.指名让学生答复考虑题。同学们,如今让我们请几位同学来答复我刚刚提出的咨询题。(1)什么叫“找碴儿”?(答:找碴儿确实是成心挑缺点)(2)课文里写的是谁找谁的碴儿?(答:是狼找小羊的碴儿)找了几次?(答:三次)(3)狼为什么要找小羊的碴儿?(答:由于狼想吃小羊)2.认读生字。(1)板书:狼脏站伙怜先再争辩扑(2)指名要学生认读生字。3.课堂作业。(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字。2.指名提咨询:什么叫“找碴儿”?课文中谁找谁的碴儿?找了几次?结果怎么样?二、讲读课文1.讲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段课文。(2)这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答:是说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喝水)(3)从这段课文中,我们能不能看出来是谁先到小溪边的?(答:是小羊先到小溪边喝水,狼是后来的)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2)上一节课,我们讲了什么叫找碴儿、狼为什么找小羊的碴儿?如今,请同学答复这个咨询题。(答略)(3)那么,我们如今来看一看,狼如何样找小羊的碴儿,它要吃掉小羊的第一个借口是什么?(答:狼指责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了,咨询小羊安的什么心)(4)从狼说的话里,我们能够看出,狼不但是凶恶的,(想吃小羊)而且是阴险狡猾的。(明明本人想吃人家,还要指责别人弄脏了它的水,咨询人家安的什么心)(5)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狼和小羊所处的位置。那么小羊是如何答复狼的呢?(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6)从小羊的答复中,我们能够看出小羊是单纯、仁慈、平和而又聪明的。(“吃了一惊”,“平和地说”,从水流的方向和各自所处的位置说明本人不可能弄脏狼要喝的水)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1)小羊仁慈、聪明的申辩戳穿了狼的第一个借口。那么狼的态度怎么样,它会不会到此为止,不再找碴儿了呢?我们看下面的课文。(2)指名朗读第四、五自然段。(3)从这两段课文中,我们能够看出,狼在它的第一个借口被小羊驳回后,并没有放弃要吃小羊的险峻用心,它的态度变得蛮横起来,又找了第二个借口。请哪位同学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地点说明狼的态度变得蛮横了?(答:“狼气冲冲地说”、“你总是个坏东西”)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狼第二次又找了一个什么样的借口呢?(答:指责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它的坏话)(4)小羊又是如何答复狼的呢?请一位同学有表情地朗读一遍第五自然段。(5)悲伤的小羊为什么喊起来?(答:由于狼蛮不讲理地又一次找借口,小羊焦急了)(6)什么地点说明小羊根本不可能说狼的坏话?(答:“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呢!”)4.讲读第六自然段。(1)小羊又一次以事实驳回了狼的借口,狼会不会到此罢休呢?我们来看最后一段课文。(2)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3)狼为什么不想再争辩了?(答: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