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学习目的1.默读全文,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么样的铁路,建立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立者对修建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材料。学习重点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么样的铁路,建立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立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坚韧毅力。学习难点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A案教学预备青藏铁路有关材料图片,西藏风光短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天路》引读1.师:同学们,听过《天路》这首歌吗?它深情歌唱了铁路工人修建青藏铁路的感人事迹。来,随着这动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青藏铁路。(播放《天路》配乐的青藏铁路施工画面)2.师:这确实是青藏铁路,1958年,在毛主席的关心下开工,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还没有进入西藏,直到今天,西藏仍然是中国唯一不通铁路的省份。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困难阻挠了这条铁路的前进?请同学们跟着筑路工人走进青藏铁路施工现场,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感遭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二、初读感受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个别难读的字音是否读准。如械(xiè),不读jiè“狰狞”读准后鼻韵。2.师:读着课文,想着青藏铁路的施工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内心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交流)3.师:这是一条困难的铁路,(师生补充材料,结合看屏幕上的青藏铁路示意图:青藏铁路要通过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要通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长1142公里,要通过550公里的永久性冻土区。解释冻土区:一年四季覆盖着坚硬的冰,有些坚冰厚度达一百多米,是高原地区修建铁路遇到的最大难题。)而风火山是最难的难题,但是最终,这只宏大的拦路虎却一次次低下了傲慢的头。4.(屏幕出示句子:“这只宏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傲慢的头。”)你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1)为什么说风火山是只宏大的拦路虎?(由于这里有三大难关:多年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2)为什么风火山一次次低下了傲慢的头?①由于科技人员找到了喷射混泥土的最正确温度,制服了冻土区。②由于青年突击队员顶住了恶劣的天气,接着坚韧的工作。③由于科技人员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极度缺氧难关。(3)你们说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建立者?(英勇的、坚强的、智慧的,不怕苦不怕累……)(4)是啊,他们确实是一批英勇坚强、充满智慧的青年突击队员。你们谁想成为如此的一名突击队员?我们就请这位突击队员来读1~2自然段,要读出你们的决心来。(5)同学们,让我们也象这位突击队员一样“枕戈待旦”,预备迎接风火山的挑战。(齐读1~3自然段)4.师读:“然而,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1)西方的媒体说明了什么?(2)他们认为不可能,那你们认为可能吗?(3)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员是如何把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让我们把本人当作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走进工地,去采访筑路工人攻克风火山的困难历程。三、读后采访1.合作要求:(1)本人边读边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工程的困难和建立者的勇气与智慧。(2)依照采访提纲上的咨询题提示,把本人的同桌当作青年突击队员互相采访。(3)按“冻土区”“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分成三个事件,做三次报道。2.采访提纲(1)你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2)这些困难给你们造成了什么妨碍或者后果?(3)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四、现场报道1.攻破“多年冻土区”。(结合看课件中的图)(1)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别人补充评价。(2)理解“下马威”。①什么是下马威?②风火山给青年突击队员什么下马威?③这些下马威可能给工人和工程带来什么危害?④但是,这一切难得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吗?为什么?(3)是的,由于这群英勇坚强的青年突击队员心中装着一个坚决的信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齐读第7自然段)2.克服“恶劣天气”。(结合看课件中的图)(1)请某个学生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