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裴海霞单位(学校)永和乡陈市小学授课班级五年级教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章节名称9.21圆明园的毁灭学时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圆明园的毁灭》是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文章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过程和方法: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学生特征小学五年级学生已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提升,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自主、自律能力的增强,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这些特征进行教学活动,这样效果将会更好。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9.21-19.21-29.21-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项目内容教学重点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教学难点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解决措施: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理解作者用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辉煌的用意。学媒体(资源)的选择9.19-19.19-29.19-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件1课件2课件3-4课件5课件6-19课件20-22课件23、24课件25导入展示问题重点词语理解问题展示圆明园内的美景圆明园内的文化圆明园的毁灭联系生活,畅谈情感BGAGIIHHABAGHHHF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理解词语意思明确任务感受圆明园的辉煌感受圆明园的灿烂激发学生对侵略者强烈的恨11221010104下载自制自制下载下载下载下载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园林艺术的瑰宝辉煌建筑艺术的精华毁灭(爱)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恨)否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第2页学生的活动交流讨论结果并回答问题开始导入课件引出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小组解决问题完成课件检查学生对资料整理情况学生回答完成多媒体投影出整体感知思考题学生朗读讨论完成课件出示问题学生精读讨论交流讨论结果并回答问题教师指导完成结束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9.21-19.21-29.21-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大屏幕出示本课要求解决的问题,学生思考,交流。(2)自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