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19、最大的“书”学习目的1.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课前预备1.生字词卡片。2.化石和矿石标本。3.学生课前搜集或教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材料。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协助我们处理这个咨询题。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提醒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朗读感悟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留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畅)2.分角色朗读。(教师读表达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互换角色再读)分组读议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咨询题: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3.你明白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明白别的用途吗?在自读的根底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考虑结果。汇报交流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2.默读“我明白”,读后在小组里说说本人读明白了什么。第二课时认读词语卡片地质勘探队员一册书厚厚的岩石刨根咨询底煤炭宝藏脚印波痕自读课文,互相交流1.边读边考虑: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明白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材料、实物。(也能够由教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总结谈话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稳固识字,指导写字1.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2.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还能够让学生说说本人早已认识了哪些生字,是如何认识的)3.边利用课件演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边指导书写。(留意提示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学生写字,教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拓展阅读绿色情报员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你能干什么?”燕子咨询。“我能预告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好,算你一个。”燕子说。小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咨询:“你有什么本领?”“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能够报名当土壤化验员。”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明白,篦子草说:“我们喜爱长在钙质土壤中。”“噢,原来是如此。”小燕子话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忙了一天的小燕子快乐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二课前预备(同A案)第一课时导语激趣,初读感知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最大的“书”)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合作识字,听读课文1.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能够向教师请教,教师针对识字难点进展个别指导。2.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a.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地质勘探队员岩石一册书厚厚的刨根咨询底煤炭宝藏脚印雨痕b.去掉拼音读词语。c.认读单个生字,用生字扩词。3.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教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着这个生字的学生把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然后全体学生读一读)4.小组内互相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书中稳固生字。朗读感悟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教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3.感知内容。a.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