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浅议中文系200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03)班黄红花(学号:03011030105)【摘要】开展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形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要让这教改活动贯穿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始终,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选好材;其次,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拓展学生写作思维;第三,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积极生活态度。【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浅议选材想象生活态度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文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甚至有些学生谈作文色变,产生一种反感的情绪。我曾经问过许多学生为什么不爱写作文,归总其原因,存心不想写的几乎没有,多数同学是由于没有什么内容可写,缺乏生活体验,缺乏想象力。我想想也是,老师布置了作文,不能不完成,不得不东拼西凑,或者说虚道假地“憋”出来应付差事,几次下来学生岂能不厌作文,不怕作文!所以我觉得,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把作文写好,就得在引导学生如何选材,如何写真情实感,如何展开想象,以及如何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上下功夫。1.引导学生选好材俗话说“有米方可生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选好适合于小学生写作的题材,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选好材料呢?1.1引导学生“小题大做”,“在平实中见真情”。在我们生活当中,无时不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小事、平常事。而这些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所见所闻就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如果说起拾金不昧就总是检手表、拾钱包,现实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的手表、钱包可捡?“留心处处皆学问”[2]这一句话用在作文上应该是“留心处处皆文章”。不是吗?只要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闪光的好人好事比比皆是。在教过小学语文中的《小站》一课后,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我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以小见大地写一件事。我启发学生观察学校附近,庭院周围、街道上、马路旁的小店铺等,努力做到在“在平实中见真情”。果不然,学生经过留心观察,选写了《小奶站》、《鸡蛋铺》、《流动小店》等,通过对街头用双轮车做店铺的“流动小店”,楼院缝里破毡蓬布下的小奶站等进行细致地观察与描绘,表现了经营者热心服务于居民的品质和小作者对他们的真诚赞美,文章写得很有生活气息,很感人。1.2、选材要独辟蹊径,新颖有趣。我们知道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选材上独辟蹊径,看看所选的题材,与过去相比,是否有新的发展变化,是否有时代气息。比如写反映改革开放带来巨变的作文,如果老是写村里盖新房,家里添彩电,饭菜丰盛,衣服漂亮,那就没有特色。若是另辟蹊径,从山、水、人的变化入手,就颇有新意。如写《路的变迁》,有位学生就先写村里一条羊肠小道和山外相连,后来,村里买了拖拉机,小路不好走了,便拓宽成一条机耕路,又过了几年,村里又买了几辆汽车,原来的机耕路又不能用了,就改铺了一条水泥公路。这样写路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明写家乡路,暗赞党的富民之“路”。又如,有个学生写《嫁妆的变化》,在农村,姑娘嫁人从娘家带来新式家具、电器之类,可是有些姑娘嫁人从娘家带来一些反季节栽培的蔬菜新品种,还带来一大箱科技书,这样写就反映了农村青年思想观念的变化。选材要新颖有趣,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思路,发散思维,拓宽想象;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寻找一些来自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充分激发学生深入开掘和表达生活感受的欲望;必须改变习惯的思维方法,找出与众不同的素材,让学生有耳目一1新的感觉。比如:在五年级的一节作文课中,我出示了一堆自己制作好的吹塑纸图片,有老山羊,小白兔,小桥,小河,树林,青草地等,学生见了非常高兴,争着问:“老师,这些是做什么用的?跟写作文有什么关系?”我告诉他们:“这些材料可以拼出各种各样的画面,表达出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学生们听了以后,个个跃跃欲试,争先动手拼图。这样,新鲜有趣的题材激活了课堂气氛,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引入到作文教学的情境中。1.3、选切实感动学生的事物写,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