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场观摩督查座谈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场观摩督查座谈会议,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今年县委、县政府把新农村建设的主题确定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年”,为顺利实现良好开局,迅速掀起建设高潮,我们组织各乡镇和农口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情况,进行现场观摩督查,很有必要,希望能够达到以会促落实的目的;二是通过现场观摩东华、西华、河西、山寨、马峡、策底6个乡镇7个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典型,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各乡镇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和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坚定抓建设、抓质量、促进度、求精细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深入开展;三是通过观摩座谈,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总结经验,推广典型,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通过现场观摩督查,真正搞清楚当前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到底还存在那些困难和问题,真正找准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以便进一步做好今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上午,我们先后现场观摩了东华镇裕光通村道路建设、西华镇西新路硬化、山寨乡西街旧村改造等7个点,刚才,各乡镇和农办、交通局、水务局分别汇报了前四个月的工作进展情况,杨部长结合上午督查和平时掌握的情况,对各乡镇、农口各部门所作的工作做了客观公正的点评,对今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完全同意,希望各乡镇、农口各部门务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一要切实增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坚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力度,狠下功夫解决农村通路、通水、通电和农民居住、儿童上学等突出问题,全县99%的村和85%的农民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的第1页共6页“三通”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我县经济社会转型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小康建设进程、制约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通过今天上午的现场督查,我感到尽管大家今年做了大量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发展不平衡、进展不一、点面脱节、质量参差不齐、典型示范带动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甚至有些乡镇和部门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任务来完,支差应付,只作表面文章,不能当作执政为民的具体事情来抓,只注重领导看的部分,不关心老百姓得实惠的事项,与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抓大事、重民生、树新风”的要求出现了偏差,希望大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常讲,要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利民之事,但如果一味地迎合领导口味,而不解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难题,就会遭到群众的反对,失去工作基础,最终导致工作失败。今年,是全县上下全面落实“十字”思路,全力推动发展转型的关键一年,也是县委、县政府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一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从在全市率先实现基本小康的目标要求来看,目前,全县小康实现程度虽然已经达到了89.8%,距基本实现小康仅差0.2个百分点。但是,实实在在地讲,由于发展不平衡,我县大部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与基本小康目标相比,实际上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农村人均钢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农村公路共享率等5项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与小康指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来看,由于我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立地条件差,群众居住分散,农村公共设施共享度低,加之乡村两级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公共服务缺位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群众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已经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从广大群众关注民生环境的迫切愿望来看,随着科学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广大群众对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反映行路难、吃水难等问题愈加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