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一、课题:22、爱莲说二、课型:新授课精讲课(一课时)三、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中重点词句:理解文章主旨2、过程与方法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周敦颐的人格魅力,感悟做人道理五、教学重点疏通文意;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托物言志六、教学难点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托物言志七、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莲的千古名作《爱莲说》。(板书课题)(二)明确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1、文常(指生填空)见学案2、字音(指生朗读)见学案(四)师生互动合作学习1、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听读,模仿自由朗读全班齐读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小组合作翻译全班释疑教师明确重难点之:水陆草木之花(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不译)花之隐逸者(的)独:晋陶渊明独爱菊(只)予独爱莲(只,唯独)词类活用:不蔓(生枝蔓)不枝(长枝节)香远(远播)益清(显得清芬)3、问题探究:赏莲、品莲周敦颐为什么如此爱莲呢?外表美丽+具有君子的美德通过品味描写莲花的语句,概括它具有哪些君子的美德?身处污浊环境,却不同流合污,自然、端庄,质朴,正直,心胸坦荡,不牵扯攀附,因而声名远扬,被人敬重作者为莲高唱赞歌,目的只是为了歌颂莲吗?借莲花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与追求(托物言志):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这篇文章写莲,可却多次提到另外两种花,有何用意?菊花,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衬托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牡丹,富贵者,趋炎附势,追名逐利(反衬)(五)反馈幻灯片:练习题(六)小结1、谈学习心得2、诵读(七)作业1、继续诵读《爱莲说》2、仿照《爱莲说》托物言志的写法,描写一种植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八、板书爱莲说周敦颐托物言志菊———隐逸者(正衬)莲——君子牡丹——富贵者(反衬)九、教学手段多媒体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