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针灸学感悟3VIP免费

学习针灸学感悟3_第1页
1/5
学习针灸学感悟3_第2页
2/5
学习针灸学感悟3_第3页
3/5
学习针灸学感悟2013-2014-1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课程学习梳理感悟:分针灸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为现存最在的针灸文献。《黄帝内经·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又称《针经》,标志针灸学理论基本形成。后来针灸学的发展有起有落,不过一直都被传承着。在这一学期的针灸学习过程中,从一开始对针灸的好奇,到现在遇到不适可以自己进行针刺,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了很大的改变。其实我的针灸学习应该是从上个学期开始的。我自己本身对针灸很感兴趣,上个学期一直在跟一位针灸老师的诊,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看到老师扎针手法很利落就很崇拜,病人身上扎了很多针视觉上感觉有点害怕,第一次给病人起针都感觉很兴奋,总之看到什么都觉得很新奇。有时候老师行针过程中会问病人:“有么。”我就很奇怪,不知道是怎么个意思,请教老师,老师说:“就是针感,酸麻胀痛。”后来骑车时摔了一跤,腿不太舒服,老师帮我扎了几针,那是我第一次体验针灸,也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针感。后来在诊室呆的时间长了,看到了很多病人在针灸治疗下情况愈来愈好。记忆最深的是一位脂肪瘤的病人,在她的第七颈椎处有一个很12013-2014-1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大的鼓包,手腕桡侧也有一个比较大的,病人不愿意做手术,经过半年多的围刺治疗,脂肪瘤缩小了一半儿左右。诸如此类的病案很多,看到了针灸的疗效。上个学期的跟诊收获确实很多,从一个什么也不懂得小菜第1页共5页鸟到对针灸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但脑海里确实没有一个具体的知识网络,这一学期的学习确实让我们很受益。首先是背诵,王老师对我们的背诵抓的很严,说实话,也正是这份严厉在督促我们坚持背诵经络循行原文、特定穴歌诀、腧穴定位等等。还有就是指力练习,最初我连外面买的针包都扎不进,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我已经可以很快的扎进自己缝的比较硬的针包了,在实际针刺过程中,的确感到不同。首先是破皮比较快,患者不会感到疼痛,其次是我可以自如地掌握好下针的深浅。在取穴治疗方面,我们也有了一些进步。我们知道腧穴的主治特点有近治、远治和特殊作用,主治规律有循经主治和分部主治规律。依靠这些基本知识和对各条经络的了解,我们可以解决一些晓得不适症状。有一次,我的一个好朋友跟我说他头很疼,肚子也疼,吃什么吐什么,问我怎么办,我其实觉得自己挺半吊子的,但人家都问了,就选了胃经的头维穴,我就说你在头的正中线旁4.5寸,距前发际0.5寸的那两个点试试。过了不大一会儿,他就跟我说头不疼了,我还不太相信,结果他说是真的。那个时候一方面觉得很惊讶,一方面22013-2014-1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又觉得很满足。渐渐地,周围人一说自己哪里不舒服,我会立刻思考哪个穴位比较有用。最开始扎的时候不是不害怕的,不好意思拿同学练,自己又不敢扎自己,还记得自己右手拿着针,针尖抵着左手曲池穴时纠结的心理,刺破表皮的疼痛被无限放大,不停的安慰自己,终于进针了,看着针扎在肉里还有一点心慌,赶紧又起了,自己扎自己都会晕针,现在想想还是挺好笑的。下面是我对课程的一些整理:一、针灸发展简史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第2页共5页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黄帝内经》。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二、经络系统的组成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32013-2014-1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习针灸学感悟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