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定要掌握拍点拍点的掌握是指挥的基础。有拍点才有“控制”,有控制才能体现指挥存在的价值。拍点对指挥动作具有前提性意义,是判断有无一定指挥水平的标志之一预备拍、起拍、收拍、后半拍、速度控制、发音的一致等等都离不开拍点。传统的指挥教学对掌握拍点的训练,是“从上到下”的下落(所谓“拍皮球”)方式。还是另有可能“从下到上”向上弹起的方式?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练习开始的第一个动作是“从上到下”往往带来手的僵持的向下压迫感、甩动感。而“从下到上”即先将手放置在腰部的假想点上,想象手如轻轻推一下水缸里的球体,并向上反弹,动作有点象钢琴的反弹跳音,弹起后手自然落下,再次弹起。并且弹起,下落的速度不必精确规定,只是大体上下落较慢,弹起稍快。这种“从下到上”的“弹起”的方式对学生掌握拍点练习要便捷得多,而且拍点显得轻巧明显有飘逸、释放感。在指挥实践中,抒情性歌曲,抒情性句子并不总是有明显拍点,但却总是潜藏着拍点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