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8期No.8,2010浙�江�社�会�科�学ZHEJIANG�SOCIAL�SCIENCES2010年8月Aug.,2010传媒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探析*���基于无边界职业生涯的视角�施益华��内容提要�传媒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自身的特殊性。随着无边界职业时代的到来,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是提出了变革的要求。我们必须把握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涯特点,主动加强规划管理,创新职业规划的理念与方法,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以适应无边界生涯的需要。关键词�传媒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无边界作者施益华,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杭州�310018)��高校作为人力资源供给的前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而更为直接的就业管理体系、就业指导质量到职业生涯规划,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传媒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其职业生涯的可变性更强,因此,如何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和开创性,已经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一、艺术类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特殊性与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内在契合��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传媒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普通高校生源相比,既有共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殊性,而特殊性恰恰是我们在进行生涯设计时最需要把握的主要矛盾。传媒艺术类大学生一般以媒体艺术、美术音乐、播音主持等专业特长作为择业基础,学科培养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群体自身的气质特征决定了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建立在对象分析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来说,传媒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具有以下特点:(一)人格特征。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艺术类大学生有自身比较显著的人格特征:一般个性活泼,自我意识较强,比较情绪化,对外界的敏感度非常高,富有创造性、独立性、开拓性,但对于秩序的观念比较缺乏,不太服从于权威的力量。喜欢变化而不是恪守成规,热衷于冒险而不是安于现状,潜心于自我提升而不是依赖于环境改变。(二)职业定向。从近几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往往没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在专业细分的条件下,许多毕业生却投身于专业的延伸行业或相关行业,甚至完全超越大艺术类的行业领域,从事与本专业学科完全无关的行业。专业归属于行业的对口弹性较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广泛性。如浙江传媒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含创业)行业分布为下图:��*�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传媒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200804481。117施益华:传媒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探析���基于无边界职业生涯的视角行业人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1307.97.9服务业754.64.6公务员/翻译/其他875.35.3销售/客服/技术支持31719.219.2会计/金融/银行/保险643.93.9生产/营运/采购/物流22013.313.3生物/制药/医疗/护理110.70.7广告/市场/媒体/艺术46928.428.4建筑/房地产613.73.7人事/行政/高级管理674.14.1咨询/法律/教育/科研1519.19.1总计1,652100100��(此表据浙江传媒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材料绘制)(三)学科设置。传媒艺术类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培养方案,比较明确地体现了艺术类专业的学科设置特殊性。总体而言,是在全面发展的要求下,以专业培养为主线,以文化基础课程为辅助。可以讲,传媒艺术类大学生学习的重心,始终围绕着提升专业修养、提高专业水平而展开。因此,重专业训练,轻理论辅导;重实践锻炼,轻生涯规划的倾向比较明显。(四)从业领域。传媒艺术类大学生的从业领域一般为广电、宣传等媒体行业,媒体行业不仅承担着政策宣传的功能,同时也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不仅根据媒体规律传播事实,同时也在传播观点。因此,传媒艺术类大学生本身的职业涵养、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将...